•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专户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基金·专户
    专户“一对多”百日记 专户投资能力显现,产品收益高低已相差20%以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户“一对多”百日记 专户投资能力显现,产品收益高低已相差20%以上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漫画 高晓建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这种状况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基金的专户“一对多”市场。

      根据业内的信息,在经历了去年4季度初期发行热潮、一户难求的盛况后,专户一对多在新年的第一周迎来了一个“募集发行的小高潮”。包括中银、交银等银行系基金的第二批专户产品(5个以上的产品)陆续宣布获得监管机构备案,即将进入募集进程。而多数公司的第二批产品募集仍未启动。

      而在这个潜流之下,首批一对多产品的业绩效益已经在悄然发酵。来自业内的消息,目前行业内同类产品的收益率在短时期内已经有了高低近20%的差距,最高者,净值一度接近1.20元,而最低者可能目前已经接近0.9~0.95元的警戒线。由此,导致了客户再度流动。而这或许酝酿着客户市场的新一轮洗牌。

      ⊙本报记者 周宏

      第一季:

      产品业绩差距已经拉开

      从去年9月,业内第一批专户投资进入投资期间,至10月末首批产品陆续投入实战至今,整体行业的产品运作已经大多达到了第一个季度,而从产品角度来看。在这首季作战中,部分专户获得了较好收益,部分专户暂时落后,多数则保持着微利的状态。

      来自渠道的消息,目前整体市场上,专户的产品大多数的收益在1.01~1.05之间。其中,去年10月前完成募集同时又判断对市场的投资账户基本上有了不错的收益。高者已经有超过10%的纪录,其中,上海的一线大型基金公司如国泰、交银、汇添富、华安等,另外,北京的一些中型基金,广州的两家超大型基金、以及深圳的个别大型基金都运作得不错。

      但也有运作的比较不理想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北京的一家大型基金,其某个运作多日的账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亏损,导致了投资者的反弹,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北京的一家中型合资基金、深圳的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和二线基金公司、上海的一些中型公司整体运作有一定的失误,目前有部分专户的业绩净值在水面之下。

      而个别基金已经开始分红,来自渠道消息,国泰基金管理的“国泰隆金灵活配置混合型资产管理计划”日前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分红额达到每10份0.53元。这成为专户一对多诞生以来首度分红。目前看,业内尚无跟进之作。

      一位专业人士预计,上述的业绩差异状况可能导致未来2个季度内,各个公司的产品净值业绩出现巨大差异。

      “从目前看,净值越过1毛钱会被投资经理视作完成资金安全垫的积累,其的权益类投资比例会大幅增加,这样其后该产品的主动投资能力和空间会大幅增加,给把握未来行情提供机会。而在面值附近甚至亏损的一对多产品,在正常的风险监控机制下,不得不加倍收缩其投资进攻性,完成防御转向进攻策略的时间会进一步拉长”。一位专户理财部总监认为。

      投资能力是门槛

      虽然,短短的3个月来盘点整个行业的业绩是并不具说服力的,但从3个月的业绩差异看,很多问题已经显示出来。

      首先的问题在于,安全垫的积累上。此前,业内已经有反映,各个公司的专户投资能力相当程度上在于首战时的安全垫的积累上,而从目前看,各家公司的表现是有差异的(主要指灵活配置型产品)。

      从过去获得的消息看,相对投资收益比较成功的运作账户,主要是集中在一些个股挖掘能力较强的投资团队身上。由于对某些个股的前景了解比较透彻,这些团队得以将投资品种集中在一些优势品种上。在整体仓位相若的情况中,则敢于集中有超额收益的组合,净值表现当然会更好一些。

      而若没有个股的挖掘和把握能力,仅仅通过波段操作,很多公司投资能力在累计上是比较缓慢的,甚至是高风险的。去年3季度,北京的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专户投资失利的前车之鉴就是证明,而这也导致了部分运作团队非常谨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当部分专户在去年最后的行情中净值收益不大。

      另外,风险控制能力,则同时成为很多专户投资团队又一个门槛。事实上,从行业的具体投资看,如何设置好风险闸口,控制好净值下行幅度,同时又不妨碍基金净值增长,是很多团队面临的主要难关。

      而从目前看,类似考验已经成为有些公司的障碍,部分公司产品净值出现过度破位就是一个证明。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最大的挑战仍是投资团队的选择和人员的经验积累,“专户投资团队本身是需要较长时间积累的,很多经验无法从公募基金或其他投资账户中得到。另外,不是每个人的风格都适合做专户的。”一些公司表示。

      据悉,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把人员的招募眼光放向了海外,甚至对冲基金的人选中。

      市场筛选效应逐步展开

      而目前已经拉开的业绩,和其后的持续表现,预计将会在专户市场不断酝酿,并展开其市场效应,此前业内有信息称,很多产品已经出现了投资者临时赎回的发生,预计在后期基金净值拉开后,公司间的客户流动,将不可避免。

      而这种结构性的销售状况,在以前是较为少见的。从去年9月份专户产品开闸开始,专户的销售先后经历了开局“扎堆申请”、“一单难求”、直至目前发行需要渠道特别推动的三个状况。

      其中,在去年8月18日开放产品备案时,几乎所有基金公司,都在抓住这一发行时机优先进行产品募集机会。自8月18日监管部门开始受理申请的短短一周内,上报材料的基金管理公司立刻达到27家,几乎占据了专户资格公司的九成。

      另外从产品看,当时基金业内推出的产品也丰富多样。包括灵活配置型、保本型(绝对收益型)、混合偏债、封基组合等。另外还有涉及成长性、创新性和多个投资主题型产品等等。从募集渠道看,动用的渠道涵盖了所有的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同时还包括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

      而随后来到的募集热潮也分外红火。发行初期,来自一些公司的反映是专户一对多的产品空前火暴,往往是发行前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电话关注,发行中时有投资者一单难求的情况发生。其中,国内几家老牌的公募基金公司区区5个产品募集的资金就达到了10多亿。平均每单2个亿以上。

      但类似状况在2009年11月后迅速冰冻,一方面,诸多大型公司的募集重点再次转向公募基金,另一方面,行业的的高端投资者的潜力迅速趋于饱和,导致行业募集出现问题。

      而最新的市场状况显示,行业已经进入到新的一个层面。来自一些渠道的消息称,目前的专户市场中的客户比较和流动已经开始酝酿,预计随着第二波的专户产品发行,以及半年后时间窗口的临近,没有历史业绩品牌的产品会面临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