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股指期货:催化剂还是镇静剂?
    发行热潮未现
    加息的未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货:催化剂还是镇静剂?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周末,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融资融券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的消息公布,并迅即成为各大证券网站和媒体的头条新闻,很多网站甚至即时推出如何参与股指期货的教育文章。而上周五的股市尾盘亦异常上涨,伴随着业内对于股指期货和“两融”(融资融券)的热情迅速高涨,评论四起,毫无疑问股指期货和“两融”正在成为目前市场的最大热点。

      那么两大创新究竟能为市场带来什么?市场机构的期待又是什么?本期周刊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 周宏

      业内期望甚高

      尽管该消息在去年年底以来已在业内流传,但关于股指期货和“两融”正式获批的消息,还是激起了业内的比较强烈的反响。各大卖方券商机构是率先反应的,一些反应速度快的基金公司也陆续发布了一些观点。

      从总体上看,卖方机构对于该事物的反映是非常乐观和热情的。国泰君安的观点是,两项创新短期利好券商期货与大盘蓝筹。利好券商期货股的理由不必说了。而认为利好股市的逻辑则源自,沪深300指数期货前期筹备过程中曾几次释放的股指期货推出信号,都曾带动沪深300成份股(尤其权重股)出现阶段性显著上涨,且目前银行等大盘股板块估值合理,券商期货等板块受益直接,在期货推出刺激下可能阶段性走强并带动指数上涨,可能促发风格转换。而兴业证券更乐观判断“金融创新主题投资行情进入第二阶段,权重蓝筹王者归来”。

      而部分基金经理也对之予以相当期望,相对主流的观点认为,在目前市场风格(由小盘股向大盘股)屡次转换不成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可能成为改变这个状况的契机。

      

      不改变市场趋势

      但同时另一派观点则认为,A股市场的中期走势无法被改变。上投摩根基金即认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对A股市场中期无明显影响,而前期已经早有预期,所以只预料将产生短期波动。

      事实上,这一派的最强烈例证就是,在此前关于股指期货和“两融”推出纷纷启动的传闻没有在市场激起很强烈的反应,而上周末类似的新消息宣布后,只不过把类似传闻从业内人士的口中变成了确实的白纸黑字而已,详细条款仍未公布。再考虑到有关方面对于相关信息的措辞严谨,预案多多,因此,对股市转势比较谨慎。

      还有投资经理认为,即便从资金博弈角度,股票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衍生市场的打开,股指期货的参与方会成为A股市场的新需求者,有关的股票品种可望打开新的“下游市场”。但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作为更高杠杆的投资品种可能因此分流原来股市内的一批高风险资金,其实际对A股市场的资金循环可谓“喜忧参半”。

      

      机制建立最关键

      而如果更深层次看,股票市场的中长期趋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太多,即便短期内有很大的波动(又有什么能够影响这个趋势呢)。

      而从短期看,股指期货的平稳启动(这吸引了非常多的注意力)可能更关键在于股指期货背后应有的价格平抑机制能否顺利建立。从根本上说,股指期货的定价平稳与投资者自身对后市的看多看空偏好并无太多关联,而在于当时市场的融资成本。

      因此,相关部门能否有魄力顶住短期压力而建立一个顺畅的围绕股票指数期货的套利机制最为关键,而若是相关机制运转不是很有效,那么仅仅通过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和道义劝告,恐怕很难避免期货市场的急热急冷,这个教训在权证市场上已经很多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