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
1992年前,台湾的基金由四家投信公司垄断。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经历了台湾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一轮暴涨,但资产规模扩张却远远不如股市。1992年,为了拯救一蹶不振的资本市场,也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金融体系,台湾当局于5月底通过了11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初审资格。正式打破了持续近10年的四寡头独占的局面。随后,监管当局还逐步放开了投信公司在基金募集申请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台湾基金业跨入完全竞争的新时代。
封闭式基金为新设立的投信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市场不成熟,很多投资者把封基当作股票炒作,许多净值不到20元的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甚至涨到80元以上。在1990年代的暴跌中,封闭式基金转眼之间便从大幅溢价变为长期折价状态,乏人问津。为解决折价问题,1995年开始,监管当局选择以行政性手段推进封基转型。
1995年,证管会出台了新的“封转开”条款,此条款较之前规定更为宽松,监管当局希望借此来抑制封基折价率。随后,证管会于1996年解除了投信公司发行的第一档基金必须为封闭式基金的规定,1997年又在多方压力下再次完成新版基金转型方案,再次放宽了“封转开”的限制,甚至规定自基金成立日起第十年自动转为开放式基金。
1994年-1997年台湾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封转开”过程,QFII成了这波“封转开”浪潮的最大获利者。在政策助推之下,QFII大手笔介入台湾封闭式基金,先在二级市场低价买入某只封基,然后通过操控交易价格让其满足 “封转开”条件,之后发起持有人大会,迫使基金定期开放赎回,或直接转开,然后再按照净值赎回变现,完成套利。资料显示,台湾的封闭式基金当中80%是由于被迫每月定期开放赎回,而致使规模小于8000万份而按规定最后退市,另外20%则是跳过定期赎回,直接进行了封转开。经历了一轮“封转开”风暴后,台湾的封闭式基金从30只减少为仅余1只。这期间,基金经理人也被迫抛售股票,令原本已经跌跌不休的台股更加动荡不安,并进一步引发了基金持有人的恐慌性赎回进而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