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0版:基金·专访
    鹏华中证500指数基金经理方南——年报行情难期 关注漏网之鱼
    国金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基金研究总监张剑辉:商业银行“参战”
    私募千亿时代加速到来
    上投摩根投资副总监许运凯——2010,把握行业轮动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鹏华中证500指数基金经理方南——年报行情难期 关注漏网之鱼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年报同比高速增长,实际上已经相当程度反映在股价上,我个人认为由于年报产生的系统性行情不会特别大,反而是结构性的机会比较大。”——方南

      ⊙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当A股市场进入年报业绩释放期时,业绩是否能成为新一轮行情推动因素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此记者采访了鹏华中证500指数基金经理方南。

      基金周刊:你怎么看待年报披露预期或者业绩快报对近期行情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南:我个人认为,大家研究股票市场时需要关注四个字:概率和预期。概率,每做一个决策,除了绝对的套利机会之外,其他都是在做概率决策,这里就不多说了。而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预期”二字,即市场一致预期与实际基本面数据或经济运行情况之间差异往往对市场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市场对于去年整个一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预期了,因此在去年的行情中已经在股价上大部分反映了这部分预期。假如今年公布年报的话,我觉得仅仅由于年报的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带来系统性行情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需要关注的可能是一些局部的行情。比如去年大家没有充分认识到的部分出口好转的子行业或者已经出现好转却被大家遗忘的行业,可能会因此年报数据的公布带来结构性的行情,但年报公布不会带来大的行情,这是我个人的判断。    

      基金周刊:你觉得哪一部分是现在没有反映出来的预期?

      方南:我觉得可以关注中上游的一些东西,比如机械行业或者更往上游走的部分钢铁等行业,以及估值相对低估的银行业,这是从传统的视角来说的。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经济及相关行业,另外就是一些区域经济板块,这些行业在中证500里占有相当的比重。比如大家关注的一些区域经济板块,像西藏、海南,另外像低碳经济中的建筑节能、电力节能、清洁发电、垃圾发电等,都能在中证500的成份股中找到代表性的公司,并且占有相当的比重。

      基金周刊:我们看基金公司对2010年的市场机会认为不如2009年,而且有观点说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你怎么看?

      方南:个人视角不一样,每一年研究机构都在做预测,而且往往到最后,80%都会形成趋于一致的观点。去年年初大家都知道一个普遍的观点是09年要走“N”字型,现在大家都知道09年没有走“N”字型。因此我建议,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至于今年预测市场会走什么样的情况不必过于关注,应该关心的是,形成这种一致观点,比如走“N”字型或者前高后低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一旦确定这几个逻辑之后,我们就需要关注真正实体经济运行时出来的数据和方向与我们前面提炼出的逻辑是不是一致,出现哪些差异,这反而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一旦与预期出现差异,可能预示着市场的运行方向发生变化,也只有站在这样的观察视角,我们才能走在市场的前面。

      年报同比高速增长,实际上已经相当程度反映在股价上,我个人认为由于年报产生的系统性行情不会特别大,反而是结构性的机会比较大,这个在上面已经谈到了。另外,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担忧是经济刺激政策在什么时候退出的问题。就我们这只基金而言,我觉得恰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建仓时机。今年经济刺激政策是否退出,如何退出,退出程度怎么样,信贷收缩方式会怎么样,我认为,“两会”前后有一个大概的眉目出来,这对我们判断今年的行情非常有用,我们正好跨越这个周期建仓,有助于控制风险。

      基金周刊:很多人担心今年的流动性不会很好。一旦经济向好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资金还要回到实体经济层面?

      方南:分两个层面,一是流动性,一是钱往哪儿流的问题。对于流动性,有一个前提,资本市场是向来不缺钱的。资本市场一旦有很好的收益率,哪怕信贷投放没有增速,钱依然会流进来,因为资本市场之外还有很多闲置的资金。资本市场资金本身不是问题,更多的是对信心层面的影响。另外,包含很多研究机构在内对M1、M2以及股市相关性进行解读的时候是有问题的,大家只是从数据表面进行分析,比如,认为M1、M2往上走甚至出现金叉的时候股市就好,我认为这是对数据的误读。

      资金本身对资本市场不是问题,关键是预期。现在既然大家认同信贷投放与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旦收缩流动性股市就会跌,只要认同这个观点就会发生作用。不管今年(信贷投放)是8万亿还是9万亿,假如我们今年已经预期到8、9万亿,但实际投放会与此产生差异,无论超出还是低于,都会对我们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