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 刘冰 黄峰
去年7月下旬,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Tim Besley教授和Peter Hennessy教授联名给女王陛下写了一封信,对本次金融危机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由于这是写给女王陛下的信,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英国学者对本次金融危机的认识,从经济思想层面看,这是有意义的;从决策参考层面看,也是有启发价值的。借此,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翻译介绍出来,也作为人们了解发达经济体想法的一种尝试。
在给女王的信中,教授们写道:
去年(2008年)11月您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曾正式提出疑问:“为何没有人注意到经济危机严重到如此地步?”就此提问,英国社会科学院于2009年6月17日特意举办了研讨会进行商谈,来自政府、学院、商业及经济管理部门的各界专家参加讨论并提出各自观点,现将各位与会专家的观点整理出来供您参考,希望可以解答您的问题。
事实上有很多人预测到了此次危机。然而,却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危机发生的具体形式、开始时间及其猛烈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要预测到问题的实质,还要预测到发生的时间。而且还要找到处理危机的行动意愿并确保政府作为权力部门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曾有许多警告指出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例如,国际清算银行曾反复强调金融市场没有正确反映出风险的真正大小。我们英国的银行在两年一次的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曾就此做出警告。风险管理一直被认为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英国的一家主要银行,现在已是一家国有银行,就以拥有4000个风险管理师而闻名。但是对于整个金融系统而言,预测风险远比评估任何一项专门的金融工具或是贷款要困难得多。更多的时候,计算风险是单独计算各种经济行为的各自风险,即使用全英国乃至海外最好的数学头脑来计算,也总是缺乏对全盘的考虑。
许多人注意到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我们曾经欣喜于全球经济空前的扩张,看到许多贫穷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都改善了住房条件。但这一繁荣现象却导致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全球储蓄过剩”,也就导致了安全、长期的投资回报率很低。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多投资者以高风险为代价追求高收益。许多国家如英国和美国也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益,以低价购买商品。通过现有金融系统的融资渠道,英国家庭及商户非常容易借到钱,这就刺激了英国和美国房价的上涨。有许多人曾警告过其中的危险。
但是相对于那些提出警告的人,另有许多人认为银行了解所有情况,他们相信金融奇才们会发现新的、高明的方法来控制风险。甚至一些人声称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神奇的金融工具来分散并最终消除这些风险。要想打消这些满怀希望并盲目自大的想法是十分困难的。尽管也有些公司坚信市场已经改变了,但各种各样的政治家们却被这样的市场所媚惑了。
各种金融及经济模型也鼓吹着这样的观点:成功地预测到只存在短期的很小风险,而另有一些有能力的人曾指出如果市场发展出现偏差风险将会发生。但人们相信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都是一些全球范围内雇来的天才,他们的非执行董事也都是被公众所认可的。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的判断可能会出错或是他们不具有审查自身所管理的机构内部风险的能力。一批银行家欺骗了他们自身以及那些坚信他们是专家和高级经济学家的人。
所有这些都使人在这样“一片大好”声中,想要将如此快速发展的步伐放缓下来是极为困难的。大部分家庭从低失业、廉价消费品及便捷贷款中获益;商业从低息贷款成本中获益;银行家们获得了丰厚的红利,并将他们的业务扩张到全球;政府取得了高额税收用于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投资。总之,这一切必然会形成一个拒绝改变的心理。这是一个循环刺激,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良性而是恶性的循环刺激。
在负责监管这些风险的机构中,也存在极大困难。一些人自嘲他们的工作是:“在一个盛大活动的高潮中把酒杯拿走”,但需要假想他们是有办法来做到的。一般的压力是为了更松散的管理—— 轻触。伦敦城及金融服务局就因此而作为全球金融监管的典范而备受赞扬。
他们普遍认为,当泡沫破灭后在股票市场或在房地产市场来处理问题比事先阻止事件的发生要好,以前的事件也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美国,千年虫问题发生后(世纪之交)或多或少地避免了“dot com”泡沫破裂(网络经济泡沫破裂)所引起的经济衰退,这都增强了人们在事件发生后可以摆脱经济危机困境的信心。
通过保持低水平的通货膨胀,并建立经济过热警告信号,英国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依照法令帮助英国度过了史无前例的、稳定的低通货膨胀时期,但这也意味着利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一些人因此说此项政策不足以用于来阻止经济危机。而一些国家还“迎风而上”提高了利率。但总之,普遍的看法是,货币政策可以用来阻止通货膨胀,却很难用来控制经济失衡。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每个人似乎都做了他自己应做的。根据衡量成功的标准,他们以往都做得十分好。而失败之处在于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判断出一系列互相有联系的不平衡是怎样被汇总到一起的,再加上人们的从众心理以及对金融与政策领袖们的盲目崇拜,这就形成了一个危险局面。由于个体的风险因其微小而可能被察觉,但整个系统的风险由于是十分巨大的,反而被漠视。
总之,没有预见到危机发生的时间、范围以及猛烈程度并阻止它,尽管有许多理由,但主要原因是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许多专家对整个系统的风险缺乏认识。
尽管未能准确预测到您垂询的核心问题,但英国社会科学院正在致力于向您的财政部的公务人员、内阁办公室、商业改革及技术部以及英国银行和金融服务局提供一些意见。建议他们成立一个新型的、具有全面资源共享能力的机构,以便使您将来完全不必要再提出同样的问题。社会科学院也将举行另一场研讨会来更全面地检验“再不必提问”的可行性,我们会及时向您汇报新发现。去年的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能否从中受益取决于我们是否公正地剖析并从中吸取教训。
注: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的全称为“促进历史、哲学和语言研究发展的英国科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 for the Promotion of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and Philological Studies)。该学院与英国自然科学院——皇家学会相对应。英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02年,注册为慈善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学者自我管理的科学组织。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私人资金和捐款。
在接受政府拨款的同时,英国社会科学院也担当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金提供者。主要通过高级研究基金、研究项目、博士后基金等基金形式来支持英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开展国际项目和个人国际合作研究。它的会员是由在人文与社会科学某一专业方面具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构成,被称为英国社会科学院士(Fellow of British Academy),院士又分为普通院士、资深院士(70岁以上)和荣誉院士(不超过20名),现有750名院士,并且规定每年可增选30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