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2010 1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封面
    政策模糊 二套房贷利率或现竞争性下浮
    莫高估股指期货力量
    每日关注
    cnstock
    短期维持
    震荡蓄势格局
    对地王说“不” 银行慎对房地产开发贷款
    上攻合力尚未形成 短期保持区域震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攻合力尚未形成 短期保持区域震荡
    2010年01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编辑 陈剑立
      ⊙张德良 ○编辑 陈剑立

      

      基于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并不会改变市场中长期趋势,在短期大盘整体又需要选择方向的时候,所谓利好因素兑现后,短期市场格局步入敏感期。不过,热点上侧重于题材概念的资金偏好更值得持续关注。

      股指期货不改趋势

      上周末的两大消息(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试点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给平静的股市带来明显刺激,但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它们并不会改变股市趋势,也不影响市场估值,只是短期市场预期会有资金加大对成份股的投资力度,这种影响通常是短期的。倒是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压力是清晰的,不过,短期经过一轮深幅调整的房地产板块已开始得到估值的支持。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股市面临较大的压力依然是相对估值压力,随着支持本轮行情的流通性因素逐渐走向正常化轨道的时候,估值因素有可能持续放大。观察指数形态,也在逐步反映这种谨慎趋向的市场心态,自2009年8月以来的中长期形态(周、月线)有逐渐演变成一种上升楔形形态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技术形态,目前已经在8月高位前沿区域震荡达9周,通常情形下,这种区域震荡很难超越13周,并且震荡时间越多,未来选择向下突破的概率就越高。日K线近似旗形的整理形态,时间上也已到了应该形成方向选择的时候了。如果在股指期货试点消息刺激下,指数仍然不能形成有效突破的话,我们就要谨防震荡区域会再下台阶。目前关键点位是3100-3130点。

      科技概念仍是热点

      不过,目前上证指数仅仅代表的传统产业类品种的趋势。事实上,目前市场更强调的是结构性机会。其概念包括新兴产业(科技)概念,也包括重组整合以及其他题材,如制度创新带来的股指期货、衍生品、国际板等。

      本轮经济周期下的股市热点似乎也在重演10年周期规律。2004-2007年基本以传统蓝筹股的表现为核心,经过一年的大幅调整后,2009年开始市场热点明显转向科技类成长股,虽然市场一直期待大盘蓝筹股的表现,但实际上,持续保持良好上升趋势的,恰好是经历长达10年调整的题材概念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概念。

      与上一轮网络科技概念股不同的是,此轮科技创新内涵更为丰富。从行业上讲,主要是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为七大新兴产业为主。其中,信息产业所涉及的品种数量最多、也最具规模效应,目前发展热点包括电子商务、SNS社交(互联网社区)、网络游戏、无线互联网(3G)、视频行业(传统电视业已快速介入),还有电子阅读、数字出版正在迅速发展。优势上市公司不少,如微电子业的士兰微、同方股份、华微电子、长电科技、烽火通信,光电子的三安光电、中航光电、士兰微、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超声电子,网络传媒的海虹控股、生意宝、歌华有线、天威视讯,还有物联网的新大陆、远望谷、东信和平等。

      此外,可以乐观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一些具备资本运作概念的个股会有明显突破,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以及一批科研院所等旗下的上市公司都酝酿着产业重组,相关公司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