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专版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10 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财经海外
    秋后算账 IMF牵头研究对金融业征税
    财经媒体到底可不可信
    美国跨入财报密集发布期 科技股被看好
    破产兼退市引发恐慌 日航股价暴跌45%
    思科成立独立大中华区
    美元贬值促亚洲货币飙升
    多家央行入市干预
    吉百利再拒卡夫收购要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经媒体到底可不可信
    2010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昨日偶然在某外国主流财经网站读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中国地产股出现投资机会”。不经意间,突然有股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再到谷歌一搜,果不其然,就在大约两周前,就在同样的网站,刊出过一篇非常类似的报道,题目是“中国地产类股出现逢低买进机会”。

      中国政府出手调控楼市,应该算是过去两个月来中国股市最大的新闻之一。在一道道“金牌”的轮番打压下,不管是A股还是H股的房地产股都屡见新低。在上述第一篇建议“抄底”的稿件发表后的这两周,地产股并没有明显的起色,一些个股甚至又跌了近10%。

      首先声明,举上面的例子并无任何攻击记者或是相关媒体的意思,纯粹是就事论事,毕竟,大家同样都算是“圈中人”。做个简单的设想,如果真有投资人因为看到上述报道在两周前买了房地产股,那么他的账面浮亏甚至可能达到10%左右。

      但问题在于,能不能依据类似的案例就下结论:财经媒体不可信?就像这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在指责那些“名嘴”的同时,也对媒体未能及时发出危机预警颇有微词。

      平心而论,财经媒体只是传媒的一种,顾名思义,传媒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财经记者本身并不是分析师或是专家,尽管也有很多有经验的记者能进入业内专家的行列,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财经媒体只是以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分析师、业内人士或是经济学家的观点。

      所以,很多时候在外界看来报道的准确性,直接与信息源的判断准确与否挂钩,受访者的专业素质甚至是政治立场,都可能让报道不够准确,或是带上某种倾向性。

      举个例子,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上周批评说,华尔街大谈复苏,是为了刺激股市,好赚更多的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记者们引述那些华尔街专家们的观点,无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人。

      再比如,上周新上任的日本财相菅直人大谈日元应该再贬多一些,副首相出身的菅直人当然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但他带有政治倾向性的言论经过媒体报道后,却在金融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所以,很多时候,财经媒体只能尽可能全面地传递各种不同的观点,以免落入片面报道甚至是成为特殊利益群体“传声筒”的窠臼。但这又可能让报道陷入没有立场或是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迫于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有的时候财经媒体可能会通过突出处理甚至略带夸大一些观点,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利器”,当然是制作出彩的标题,于是便有了“标题党”一说。而一些更为客观(以看空言论居多)的分析或观点,往往会被弱化处理,隐藏在内文的某个角落,有待用心的读者去发掘。

      对那些基于财经媒体报道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留有一份谨慎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