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中人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10 1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紧缩信号重创A股 资金重回题材股
    我的“杞人忧天”
    探底之后将迎来反弹
    市场中长期走势
    取决于基本面变化
    股指期货 箭在弦上
    基金:市场信心脆弱 短期谨慎操作
    每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的“杞人忧天”
    2010年0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连平 ○主持 于勇
      连 平
      ⊙连平 ○主持 于勇

      

      曾经黑云压城的国际金融危机似乎正在逐渐消退。岁末年初,人们对世界经济2010年增长预期普遍趋于乐观起来。但未来世界经济是否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想,至少美国的主权债务风险是笼罩在世界经济头上的一片阴霾。

      大家知道,为了应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危机,拯救美国经济于深渊,美国政府实施了可以说是迄今以来最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随后政策赤字陡然增加,公共债台迅即高筑。美国的赤字率和债务率都大大超过公认的国际标准。据估计,至少未来五年内美国每年还要增加一万亿美元的债务,每年还要支出巨额利息。对美国政府来讲,这么庞大的债务负担何时能得到缓解,现在谁心里都没底。

      一般人们这样认为,美国的经济规模全球之最,美元又是主要国际货币,可以支配全球很多资源;通过发债,美国可以将其债务负担转由全球投资者来共同承担,这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极端不合理性之所在。然而,是不是因为美元具有短期内不可替代的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摆脱其主权债务风险,由此莺歌燕舞了呢?我认为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直以来,全球的评级界通常每年都要对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的主权债务状况作出评级。2009年12月,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接连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穆迪也已将希腊列入观察名单。设想一下,如果未来的若干年内,美国的主权债务状况得不到改善甚至恶化的话,而评级机构又坚持其通常的标准,那么美国主权债务评级必然迅速下降。鉴于主权基金和养老保险投资机构等主要国际投资机构投资的政府债券必须具有最高的资质水平(3A级的评级结果),一旦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明显下降,必然引起全球抛售美元资产的风潮,导致全球信用债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动荡,新的金融危机就难以避免。

      从目前状态看,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短期内尚不至于酿成十分现实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还将进一步积累。尤其是未来会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着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状况,这些变量不能不加以关注。

      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未来五至十年美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如平均水平在4%以上,政府的收入就会明显增加,偿债能力就会显著增强。反之,未来增长低迷,政府收入较少导致其偿债能力减弱。而指望大病之后的美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显然不切合实际。

      其次是利率水平。由于美国拯救危机采取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人们普遍担心2010年美国乃至全球的通胀会卷土重来。若如此,美国升息则是必然的货币选择。然而高利率会抑制美国经济复苏和较快增长的步伐;而利率工具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通胀的再次来袭又要求利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以有效抑制物价较快的上涨。利率如果迅速上升,债券市场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美国政府再次发债就会面临较大困难。

      其三则是美元汇率。前一阵美元贬值有助于改善美国的出口,对美国经济走向复苏功不可没。然而,若美国未来通胀迅速发展,货币就不可避免会有贬值压力。如果美元出现持续贬值之势,人们必然会厌恶美元,抛售美元资产,这样美国政府发新债还旧债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美元汇率走势也将会对美债务状况带来影响。

      当然,不排除还有一些变量会对美国主权债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上述三个不确定性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这三者未来对美国都不利,那将来美国的主权债务状况必定会恶化。

      最近,巴塞尔委员会为发达国家实施新巴塞尔协议设定了10年过渡期。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哑然失笑。想起了约10年前,发展中国家为巴塞尔新协议的标准而苦恼,而发达国家则是踌躇满志,立场坚定地要求尽快实施新协议且标准不能放低。“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中国的大型银行都已做好实施新协议的准备之时,西方银行业却因满身疮痍而悻悻然地获得了一个过渡期。

      这个案例说明,既然规则是人制定的,那么国际间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有能力按其意愿决定规则怎样实施,何时实施。这样看来,如果确实需要,国际评级机构尤其是著名的评级公司必要时有调整衡量尺度的动机和能力。但如果是这样,主要依靠信用开展经营的国际评级公司是否是应顾忌一下自己的信誉呢?以后自己还想不想在国际评级界立足呢?

      我可能是杞人忧天了。但在世界头号大国美国公共债务前景堪忧之时,我们没有理由漠然处之。

      (作者系交通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