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信息披露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数据说话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2010 1 1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高送转预期股风头正劲
    沪指重回3200点
    何时加息
    股指期货 箭在弦上
    每日关注
    “空袭”让市场运行脉络更清晰
    忧虑政策再收紧 港股尾盘杀跌
    股指将继续震荡整理
    cnstock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何时加息
    2010年01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庄 健 ○主持 于勇
      庄 健
      ⊙庄 健 ○主持 于勇

      

      新年伊始,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央行连续出台了多项货币信贷政策,如上调3月期的央票利率4个基点,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8个基点,以及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特别是12日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是在当天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净回购2000亿元之后进行的。可以说,政策出手之迅速,操作工具之密集,都出乎市场的预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出其不意的政策出台?下一步货币政策又将向何处去?

      笔者认为,央行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采取先与市场预期的措施,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年初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有高速扩张的倾向。据媒体报道,由于预知今年央行将在某一时点会采取“收紧”货币信贷的政策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大商业银行为抢占贷款规模,实现“早投放、早受益”的目标,都普遍加大了新年第一周的信贷投放力度。初步估计,新年后第一周的银行新增贷款总量达6000亿元,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将超过1.5万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如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的前提下,今年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也将扭转去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负贡献的状况。目前,特别需要预防的是在投资惯性、信贷失控、热钱涌入等众多因素支撑下出现经济过热。一旦经济过热出现,宏观调控政策就不得不采取大幅度的被动调整,从而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问题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具体到货币政策上,就要求有关部门密切关注货币、信贷动向,在保障满足经济稳定增长需要的前提下,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避免有关指标在季度间、月度间出现大幅度波动。

      第三,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逐月攀升,人们的通胀预期明显提高。尽管从月度同比来看,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直到11月份才由负转正,但月环比已出现多个月的正增长,特别是因气候和政策因素影响,近期部分地区粮食、蔬菜、猪肉等食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加重了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去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流动性过于旺盛,无疑是导致通胀预期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调控货币和信贷增长,是稳定人们通胀预期的有效手段。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向何处去?在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后,央行还将采取什么货币信贷手段?

      笔者认为,这次央行提前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做法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这一做法表明政府对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已有充分认识,彰显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并有效管理和引导通胀预期等的决心和信心。不过,从2006-2007年政府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通胀仍维持在高位的经历来看,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幅度还不足以抑制目前的通胀预期和可能到来的通胀。如果今后几个月信贷增长幅度没有得到明显控制,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

      至于何时采取具有更强“收紧”意义的上调存贷款利率政策,则需要特别关注消费物价的走势变化。初步判断,由于去年上半年物价的低基数效应、天量信贷的滞后效应、以及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在今年上半年特别是在第二季度月度CPI同比增长率达到5%左右的可能性较高,届时央行上调利率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如各方面更多地关注存款利率,央行也有可能在月度CPI同比上涨率达到或超过2.25%(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的时候就上调利率。

      (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