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头是政策发出紧缩信号,一头是监管升级风险控制。2010年年初,商业银行正遭逢宽松货币政策渐入尾声后的非常时刻。首周信贷爆发增长已经引起监管部门警觉,政策导向直至平缓信贷投放节奏,而越来越严苛的风险控制监管要求,使得商业银行资本约束下的再融资压力显露无遗。
就在媒体报道2010年首周商业银行放贷暴增6000亿元后一天,央行即公布自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点意外早于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对“政府将逐步退出宽松货币,进一步收紧货币信贷”的强烈预期。
券商机构普遍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年内准备金率还有2-3次上调的可能,加息时点则可能提前至第二季度。中金公司也在研究报告中称,预计今年整个调控政策链将略有提前,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会持续使用。
对商业银行来说,撇开盈利需要和竞争压力不说,早放贷快放贷都势在必行。然而,日益严苛的风险监管要求让商业银行如骨鲠在喉。中国银监会于1月13日晚间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
根据《指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不仅要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同时也要对其他主要风险和剩余风险计提资本。这将直接导致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可能触碰监管红线,进而引发未来各主要商业银行可能存在融资压力。
根据本报此前报道,2009年的一轮信贷急速增长迅速消耗了商业银行现有资本,自2009年年中至2009年年末,超过半数上市银行提出配股、定向增发、发债等融资计划。根据各上市银行2009年三季度末公布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彼时上市银行的融资缺口就超过了1200亿。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认为,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是商业银行除信贷投放外存在再融资压力的最大变数,“商业银行一旦启动再融资,并不会以满足一时的监管标准为界线,而是要考虑至少未来2-3年的经营需求”。
市场人士预计,因计算方式变更导致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集体“下档”,将加码商业银行再融资压力,并催促商业银行加紧实施已有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