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对衰退的担忧日渐消退,资产价格泡沫开始成为新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在资金流入势头最猛的新兴市场。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日前再次发出警告,考虑到各国还不会很快加息,流动性泛滥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正日益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复苏。为了抵制“热钱”涌入加速泡沫形成,亚洲各央行争相出招,甚至连征收“热钱税”等强力措施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世行再次发出警告
在近日刊登于澳洲一家媒体的专访文章中,佐利克表示,各国政府向经济体系注资数十亿美元,同时央行又不愿马上加息,在这种情况下,日益凸显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正对全球复苏带来隐忧。
佐利克称,当前这一波经济复苏不同寻常的一个特征就是,市场需求不振,但流动性却很充足。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高流动性可能酿成资产价格泡沫。
佐立克特别提到,预防大宗商品价格泡沫是决策者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他敦促二十国集团将资产泡沫和增长策略两方面问题都提上议事日程。
这已不是佐利克第一次警告资产泡沫风险。去年11月,佐利克就提到:全球经济正面临投资泡沫化的新风险,资产价格膨胀的迹象在亚洲特别明显,包括中国和新加坡等地。
世行去年就警告说,东亚地区新增的数十亿美元投资资金,给亚洲股市以及中国、新加坡和越南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的隐忧。佐利克当时就表示,各国中央银行与政策制定者应迅速处理资产价格问题。
另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警告说,与供需基本面背离的大量资金推高了香港的资产价格,带来了风险。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逊说,全球资产价格又一轮过度上涨已经开始。IMF总裁卡恩以及第一副总裁利普斯金等人也称指出,有必要针对可能引起资产泡活的短期资本流入采取相关限制。
资产泡沫引全球关注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前不久担忧地说,零利率带来的风险是,投资者纷纷转持风险较大的资产,催生泡沫。
根据美国银行的一份报告,过去几个月,中国月平均热钱流入规模约达150亿美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在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则表示,过去一年约有6000亿港元热钱流入香港,其中4000亿港元流入股市。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在密切监察热钱流入香港的原因及流向。
在民间,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过去几个月也频频被一些知名经济学家提及,包括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大摩经济学家罗奇以及“新末日博士”鲁比尼,等等。
斯蒂格利茨本月初表示,美、英等发达国家的超低利率正在“传输形成”新兴市场的泡沫,堪称新兴市场的一大风险。
曾经准确预见到本轮金融危机的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过去几个月则多次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廉价和过剩资金,正在推高全球资产价格,可能形成可怕的泡沫。
现任大摩亚洲主席罗奇近日则表示,主要央行仍在维持的超宽松政策,将成为新一轮资产泡沫的温床。
或效仿巴西征“热钱税”
按照鲁比尼的理论,美国的零利率政策,促使投资人大量参与美元套利交易,并将廉价借入的美元资金投入其他市场。这些以短期炒作为目的的“热钱”在许多市场兴风作浪,掀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在经济复苏速度最快的亚太地区尤其明显。
本周,韩国、印尼、印度和新加坡等亚洲央行均出手干预汇市,凸显国际资金持续涌入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压力。热钱流入会推高亚洲国家的本币汇率,同时也可能推高资产价格。
而在中国,多家投行指出,中国近日意外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太多,而这恰恰是热钱涌入的“副产品”之一。通过采取这样的措施,央行希望阻止热钱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中国国务院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跨境投资和融资活动的监控。
市场人士正在密切关注,亚洲国家是否会对热钱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譬如对短期资本流入征收交易税,也就是俗称的“热钱税”。巴西早在去年10月就宣布,对流入该国股市和债市的外国资本征收2%的金融交易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