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谁令股指期货“入水”无声
    业绩、品牌、悖论
    2010 政策退出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令股指期货“入水”无声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整个市场最大的看点是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获批,而最终结局依然出乎机构投资者的预料,在消息面的巨大刺激下,两市在周一跳空高开,在迅速消化了利多消息,呈现高开低走态势。是什么原因让市场中人高度期盼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消息,转瞬“入水”无声。

      本报记者 周宏

      全流通“隐患”

      一个突出的因素是流动性问题。上周发布最新策略的申万巴黎基金认为,2010年是复苏后的第二年,结合流动性与市场估值进行判断,国内A股市场今年的走势将不同于历史表现,更有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情况。这和年前的业内主流断判有相当距离。

      申万巴黎认为,流通性与市场估值是决定未来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而2010年A股全流通后存在一定的隐患。分析资金供给与需求、储蓄增长、IPO及增发配股等因素,整体而言,今年新增资金供需相对宽松,但须警惕紧信贷以后的大小非因素,而且居民储蓄搬家对市场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小。而在估值方面,由于市场正处于经济复苏期,估值水平不会超过历史均值,只有重新在经济趋向过热以后才能提高估值。目前,A股除金融外行业历史均值是30倍,略微偏高。

      一些基金经理也认为,股指期货的题材未能激起大盘股行情,相当程度说明,市场资金面继续吃紧,而考虑到,股指期货和两融的长期效应,相当多的基金依然看好未来市场风格的转换问题。

      政策面“隐患”

      与此同时,政策面的退出和收缩亦被认为是重要的原因。

      一些基金认为,近两周市场普遍预期的跨年度行情没有到来,市场普遍预期的大小盘风格转换也没有如期而至,在指数整体滑落下,一些中小盘个股的走势出乎意料的强势,的确令市场措手不及。

      但由于上周央行意外释放的收紧流动性的信号,前期走势中蕴含的向上突破的动力大幅减弱,短期内市场应该还要继续维持震荡的格局。一些基金认为,市场的热点更多的会表现一些概念股的投机行为上,但是一些近期走势十分低迷的大盘蓝筹股也存在着在股指期货推出预期下的上行可能。

      申万巴黎基金认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实体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美国经济的复苏对全球经济而言影响甚巨。美国经济本轮复苏与以往不同,复苏力度明显更弱,个人储蓄率偏低、失业率持续上升以及新屋开工数和住房建设出现严重下滑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因。

      申万巴黎进一步指出,美国风险偏好已经上升到历史高位,预计未来半年市场风险偏好的趋势应该是逐步下降的过程, “这就像寒夜中的蜡烛,风一吹,蜡烛就会熄灭”。另外,如果美国经济1季度GDP很好,从而导致美元反弹,短期需要规避一下风险。

      

      通胀判断是主因

      而同时,这一切都相当程度上依赖于通胀的判断。总体上看,这也是业内分歧最大的。

      比如,包括申万巴黎在内的基金认为,2010年中国市场不可能出现通胀。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产能过剩,以及世界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申万巴黎的策略师认为,即便中国能够补掉部分行业的产出缺口,但世界范围的大规模产能过剩依然拖累,而令物价上涨压力无从发起。

      而鹏华基金等投资团队则认为,未来中国的通胀压力客观存在。如此大的货币流通在经济体系内,必然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引起通胀的压力,因此,监管机构的调节步骤和动力更加重要。而目前看,压力可能有所提前。

      大多数卖方机构则暂时继续维持其2010年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判断。但显然,这种判断无法解释目前的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