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克鲁格曼,这次你错了
    资本强国前路坎坷 中国应有充分准备
    预增公告难以验证创业板成色
    白领生活的难以承受之重
    外论一瞥
    “碳金融”的“货币战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经济学家》1月14日评论

      三个悲观预测站得住脚吗

      许多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是建立在不稳定的根基之上的。他们称,现在的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末泡沫破裂之前的日本很相似。某对冲基金投资者称中国比“迪拜要糟糕1000倍或更多”,另一个对冲基金公司称,中国硬着陆、资本支出大幅下降以及银行业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在增加。

      听起来的确很吓人。然而,对悲观主义者们的三个主要担心:高估的资产价格、过度投资以及银行过度借贷的仔细审视表明,中国经济比他们所认为的要更加强劲。

      第一,就资产价格来说,中国股票价格远不及日本在1980年代末那样让人眩晕。同时,中国的利润比其他地方反弹得都要快。在9到11月的三个月间,工业利润比上一年高出70%。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当然太热了,然而,就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来说,还不能说是泡沫。

      中国与日本的第二个明显相似点是过度投资。去年中国的总固定投资上升了约47%,这比日本巅峰之期还要高出10个百分点。然而,你不能仅凭此就推断高投资比例是浪费的。中国在诸如钢铁、水泥等一些行业并没有出现产能过剩。因此,把中国经济看作一个整体时,对投资过度的担忧往往被夸大了。

      对中国担忧的最大原因是中国与日本的第三个相似点:近期银行贷款的浪潮。去年,信贷总量巨额增长。上周,他们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0.5个百分点。他们还提高了央行的票据收益率。然而,尽管政府总债务可能占到GDP的50%,这一数字也要远远低于富裕国家约为90%的平均比率。此外,中国政府拥有诸多资产。

      预测中国正走向长期的日式衰退,忽视了当今中国和1980年代末日本之间的重大差异。日本彼时已是个成熟、发达的经济体,人均GDP接近美国。而中国仍然是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到美国或日本的十分之一。通过增加资本存量,引进外国技术,通过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工厂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拥有足够的空间赶上富裕经济体。(张金翠 编译)

      

      《莫斯科时报》1月13日专栏文章

      俄罗斯未来十年大有希望

      过去的10年,俄罗斯经济就像坐着过山车。从199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谷,到信贷助燃的2007年繁荣,经历了一年前的经济低迷,再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复苏反弹,有理由相信俄罗斯会迎来出乎意料的发展。当然,发展的曲折模型并不是也不会自动生成。

      对于危机冲击,尽管有太多公共资金无疑被浪费在了不配接受援助的公司上,俄政府的政策回应仍是适当,当然这一决定使得卢布贬值。2010年,俄国经济将反弹。即使已花费了很多用来缓和贬值冲击,国家仍然有大约4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继中国和日本后的世界第三。去年在一个年代统计中,人口首次没有下滑,通货膨胀率下降到8.8%,这是俄国自1992年作为独立国家后的通胀历史最低点。尽管经济危机造成了政府花费增多、收入减少的境况,但财政赤字大约仍被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6%,并且这部分赤字并没有动用石油稳定基金。2010年GDP很可能增长5%或更多。

      这些结果并不是自然发生的,不论俄国政府出现多少失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上仍值得肯定。即使在全球经济仍然虚弱的大背景下,俄国也会平稳渡过并不断恢复,并且未来会在新兴市场中发挥深刻的影响。

      关键点也许是俄国避开了债务陷阱,对资源丰富、低债率、国土辽阔的俄国来说,发展机会就在眼前。能否抓住发展机会取决于两个因素:政府政策和外部环境。从目前来讲,这两者对俄国都是有利的。

      (作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莫斯科办公室主管、俄罗斯国家经济学院教授马丁·吉尔曼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1月15日评论

      2010:地球环境关键之年

      今年气候变化COP16将于墨西哥举行,各国如何吸取COP15的教训寻求各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妥协点,是影响地球环境问题极为重要的变量。

      影响地球环境问题的另一关键变量是今年10月将于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COP10会议。会议的议题有三:一是检查到2010年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损失速度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并制定新目标;二是得出与遗传资源的存取和利益分配相关的国际框架的最终结论;三是讨论新的资金机制(支付生态系统服务费用、环境保险、绿基金等)。关于第一个议题,会议必须科学地提出判断生物多样性增减的定量指标,同时也要对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作哲学讨论。第二个议题难度很大,发展中国家认为,他们的很多资源被发达国家用光了,只剩下遗传资源或者说生物资源了。因此得出一个使用遗传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国际框架将会变得很难。

      除了上述两大变量之外,地球环境问题还关涉社会层面(比如提升公共交通的比率)和技术层面(比如研发着眼未来的新技术)。但是,就国际合作层面而言,2010年以上两次会议的成果,将决定着未来地球环境问题的走向。

      (作者系安东京大学教授井至, 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