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1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公司纵深
    上海欲解ST公司“死结”
    “纺机俩兄弟”重组又起高潮
    A股能否走出
    下一个微软、思科
    ST二纺重组正式启动
    海南“封地”
    多家上市公司成“稀缺资源”
    重组预期
    “撺掇”SST中纺连上五涨停
    公司简讯
    TCL8.5代液晶面板线项目开工
    150亿出售海外发展100%股权
    东方海外抽身内地楼市
    天津石化一体化项目签逾200亿元融资协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能否走出下一个微软、思科
    2010年01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魏梦杰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李小兵

      

      由物联网、3G和云计算等概念组成的科技股热潮正在资本市场轮番启动,一如十年前网络科技股的如火如荼。面对此,几乎每个投资者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在新技术将大行其道的后十年中,谁会成为下一个微软、思科?谁又会成为下一个巴菲特、彼得林奇?

      在“云计算”这个概念诞生之时,也就是在谷歌、微软等IT巨头开始造“云”运动的最初,“云计算”只代表一种发展方向,是一个概念化大于产业化的新鲜事物。而如今,在人们充分享受谷歌、雅虎、百度等搜索引擎带来的便利时,“云计算”的触角已经悄然伸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内,三网融合的推进给了一直关注“云计算”的资金一个信号。若说“云计算”这类的概念此前还在“云中漫步”的话,当互联网等行业实现融合以后,“云计算”将真正实现落地,并将在行业的支撑下,由抽象转为具体,继而化作价值增长点。

      在近期关于“云计算”概念的热炒中,各类机构推荐的个股组成了长长的名单。“云计算”需求增长空间来自于传统IT架构的改造和转型、移动互联网爆发性需求、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普及与升级的持续增量需求,本土的系统集成商和本土云计算平台提供商等领域面临巨大机遇。作为软硬件生产商的浪潮信息、中兴通讯、方正科技等;作为系统集成商的华胜天成、东软集团、浪潮软件等;作为服务提供商的鹏博士、网宿科技、神州泰岳等;作为开发商的用友软件、生意宝等都将成为瓜分蛋糕的一员。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未登陆资本市场,暂时不为人知的新技术公司。他们就仿佛1986年之前的微软一样,蛰伏在海平线以下,期待着冲出水面的那一刻。

      到底谁会成为下一个微软或者思科,没有人能够预言。不过可以预言的是,以上那些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公司将组成庞大的本土化阵营,投身全球范围内的角逐,力争成为下一个微软或者思科。

      市场对于“云计算”概念的热炒无疑是人们逐利心态的又一体现,那些看似朝三暮四的脑袋无所适从地追逐着市场一个又一个热点。不过谁又能保证当中不会有人为了某家公司而驻足停留并守望一生?巴菲特、芒格便是那活生生的例子。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文豪笔下的文字总能被时代恰如其分的诠释着。眼下经济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消去。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惊讶发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在2009年收官时远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的涨幅。但对此人们已无暇顾及,因为在纽交所的门庭之外,《阿凡达》抢票的热潮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人浪。后危机时代已经不由分说地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