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专 版
  • B5:专 版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海南:迪拜殷鉴在前
    夺回铁矿石谈判主动权从哪里突破
    何以“技工荒”
    与“求职慌”并存
    可否考虑适时恢复广州期货交易所
    贸易强国首先要求进出口战略平衡
    炒高档中药赚过买股炒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南:迪拜殷鉴在前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金节
      倪金节

      两大因素让海南概念再次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焦点。一方面,《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提交发改委,并且极有可能在上半年获得通过。另一方面,与之相随的是房地产业在这轮资本盛宴中独占鳌头,泡沫化趋势日渐明显。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尽管存在这样的忧虑, 1月15日,海南省政府宣布暂停审批土地出让。实际上,审批土地出让与否,已成海南眼下甚为棘手的问题。假如在今年三、四月份之后,国际旅游岛计划获得发改委审批,届时是否放行土地出让?一旦重启土地出让,势必让暂停了几个月海南土地炒作的民间资本更为饥渴,到时候的疯狂程度可能会甚于此前。

      海南房地产业在沉寂了17年之后,现在开始的这一轮的泡沫化趋势,让人们唏嘘不已。毕竟,在2002年到2009年上半年的全国性房价暴涨过程中,由于深切感受到当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剧痛,海南以及与其临近的北海市等地,房价一直处于平稳运行之中。虽然2004年下半年,海南房价开始上涨,但基本还是处于温和状态。海南本地人,以及外来的投机资本对海南房地产一直甚是敬畏。不管京沪广房价如何翻番,海南房价就是岿然不动。

      然而,自从2009年下半年之后,全国各地都在高喊房价虚高的时候,海南房价却异军突起,开始了短时间内急升。仅仅三、四个月时间,八九千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就翻了一倍多。

      统计显示,2009年1至11月,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84.57亿元,同比增长48.1%,增幅位居全国第三。随着投资客和开发商潮水般涌入,岛内房价疯狂飙升,每平米普遍上涨数千元左右,甚至不乏数小时提价千元的奇闻,其中一处名为凤凰岛的楼盘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7万元的水平。

      海南泡沫的再次吹起,意味着房地产投机炒作,真正进入到无所不在的地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持续堆积十多年的房地产泡沫在2010年将要破灭。在笔者看来,到2012年前后,当高通胀再次降临,那时候才是真正考验房地产泡沫的时候。

      海南又一次出现楼市泡沫并非偶然。一方面,热钱形式存在的民间资本无路可去,房地产是其博取利润的最佳场所。在目前实体经济利润率极低,且投融资环境严峻的大背景下,2009年从山西煤炭行业的整合中退出的高达近千亿的浙商资金,理所当然地选择地产作为目标。另一方面,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一尚处于朦胧阶段的“概念”出现,让这些资金一下子逮准了时间点。

      在2009年事实上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的刺激下,以及2010年流动性整体过剩大格局难以改变的当下,房地产泡沫的堆积成为各路资本几乎一致的行动。近期出现的江浙退房潮,更有可能是民间资金弃江浙而转战海南所不得已作出的行为。不是海南泡沫加速,就是江浙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其实质并无差异。只是这些资金所吹起的泡沫的地域有别而已。

      多年以来,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发展一直有着“沿海学香港,内地学沿海”的逻辑,而海南房地产则早已有着典型的香港模式特征,两者都受制于有限的土地。因此,也就免不了陷于“囤地、卖楼花,买期房,炒楼”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当年房地产泡沫仅仅维持了三四年的主要原因。

      现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阻止房地产泡沫再次大面积降临海南岛,是保证国际旅游岛规划健康实施的关键。如果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同时,房价不断急速飙升,那么海南也就成了迪拜。

      在很多方面,海南和迪拜都有着类似的特征。迪拜模式的经济奇迹,开始就是主要依赖旅游,之后则是靠房地产,这与现在海南的发展模式极其相似。同时,迪拜和海南都是常住人口很少,“候鸟式”生活群体所占比例庞大。这些因素都是海南上一轮泡沫中就已经显现的因素。

      所以,笔者在这里呼吁,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必须好好从迪拜危机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以旅游为核心,不能让房地产开发鸠占鹊巢。虽然转变依赖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增长模式做起来很难,但是,海南要想不重蹈覆辙,就必须率先调整经济结构,绝不可让旅游岛建设成为房地产商和投机资金敛财的工具。

      (作者为中国人保资产研究部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