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专 版
  • B5:专 版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地产投资
    楼市调控遭遇“马虎先生” 地方、银行“变相”托市
    上海 影响已由量到价 政策执行待加强
    广州 撼成交易 撼房价难
    二线城市 退房潮隐现 地方政府选择托市
    投资风向
    北京 抄底客+炒楼花 楼市暗流涌动
    深圳 开发商积极推盘 房贷执行马马虎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线城市 退房潮隐现 地方政府选择托市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二线城市

      退房潮隐现 地方政府选择托市

      ⊙记者 李和裕 ○编辑 王晓华

      

      一线城市“按兵不动”,二线城市“我行我素”。在中央开始为调控楼市下狠劲的时候,一些二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反而选择继续托举楼市,在业内看来,如此“铤而走险”还是因为“垂涎”于房地产可形成的利益。

      最受非议的例子莫过于杭州。本月10日,国务院继去年底发出此轮房地产调控指令性质的“国4条”后,又颁布了进一步影响楼市预期的“国11条”,而正是在同一天,杭州出台了自己的18条稳定楼市措施,购房补贴、购房入户、改善性购房公积金贷款优惠以及针对开发企业的征税、抵押登记、银行贷款等扶持政策一如既往。

      “此次中央明确的营业税优惠取消、土地款首付比例增加、二套房贷严格执行等并没有在杭州新政中明确体现,当然,这并不代表杭州不执行,只是从新政内容上看,杭州今年的楼市政策取向更多的还是延续旧的救市政策,而没有具体的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举措。”有分析师直言。

      难道说杭州楼市的发展局面还不需要调控?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2009年的杭州楼市和一线楼市一样经历了从冰点到沸点的逆转,可售量急剧下降而房价月月攀升,杭州各机构自己都称年内各板块房价涨幅平均在50%以上,还有炒“房号”现象重现市场、新“地王”层出不穷等都表明杭州的房地产再度呈现出疯狂状态。

      然而,杭州楼市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却使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托市。原来,中央调控事实上已经对楼市成交造成影响,就在今年元旦假期过后至地方楼市新政公开的近一周时间里,杭州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分别下降了65%和52%,成交均价也小幅下滑。甚至于,杭州楼市出现了“退房”的现象,早在去年12月网上解除合同的就有1000多套房(包括新房和二手房),占到当月成交套数的两成多,而步入新年后,这一情况还在蔓延。

      不过,地方政府的托市之举未必敌得过中央的三令五申,眼下杭州楼市正进一步陷入观望调整中。无独有偶,南京比杭州还早,在“国4条”出台后即推出了20条楼市新政,并且强调的也是对首次购房及改善性购房进行补贴等扶持措施的继续执行,但成交量萎缩和退房潮依然接踵而来,1月以来一手住宅成交套数已经连续两周下滑、新增的16套退房房源中15套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