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2010 1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焦点
    基金经理妙语
    基金经理看宏观——通胀隐忧再现 政策退出预期渐浓
    焦点基金分析——华夏大盘之外的“牛”基金
    基金经理看股市——指数上涨空间有限 关注五大投资机会
    去年四季度基金利润超3200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经理看宏观——通胀隐忧再现 政策退出预期渐浓
    2010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2010年,基金将其定义为中国经济的大变革元年。在基金看来,中国将进入经济进入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新的形势下,可能出现的突破型的机会,而风险则主要是通胀的超预期增长。

      

      大变革元年

      “2010年我国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质量,经济结构调整将是新年的主旋律。”嘉实回报表示,“政策将更多引导经济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逐步转向更加偏重消费,尽管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基金开元看来,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将是经济进入转型和升级的关键阶段,能否成功拉动内需增长和实现产业转型将成为中国未来稳健发展的关键。在新的局面下,将争取去把握住经济危机之后和经济转型之中的经济成长确定性的机会,并积极关注在新的形势下可能出现的突破型的投资机会。

      摩根士丹利华鑫领先表示,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转到了经济结构调整上,对于新兴产业、新技术、新材料将会在税收、金融、财政、资源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因此将会加速发展,也将享受市场的高估值,未来两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关键的转型时期,将对能够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各细分产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

      

      刺激政策逐渐退出

      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基金对于刺激政策的退出预期加强。在诺安灵活配置看来,两会前后政策面的最新变化情况要格外留意,包括这一阶段的经济基本面数据,这是政策退出快慢的重要参考指标。

      交银施罗德货币表示,通胀水平的上升和资产价格泡沫会令刺激政策的退出更为坚决,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将贯穿全年。

      此外,基金对于央行加息预期也有所加强。南方现金增利表示,尽管央行加息的时机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如果美国在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高,则央行很有可能在二季度加息,一是二季度是通胀快速走高的阶段,上半年经济增长数据也会更突出;二来中国2009年采取的是“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前的收紧更有必要。

      博时价值增长贰号则表示,政策包括它出台的时机、力度及方式,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今年的市场走势,天平仍在多方,但有向空方偏转的迹象,如果大幅上涨的情景出现,那也可能是泡沫的最后一波。

      

      通胀隐忧

      2010年,最大的风险依然来自通货膨胀,这在基金中达成一致预期。

      “2010年通胀压力可能比预期要大。”交银施罗德保本表示,“因此,经过2009年四季度保持平稳之后,2010年一季度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可能再次出现,运用包括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及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通胀预期。”

      嘉实成长认为,最大的风险依然来自通货膨胀,由于制造业大量的产能冗余,唯一的薄弱环节可能是农产品价格,催化剂则可能来自异常天气带来的农产品减产;在这一领域的风险是不得不防的。

      泰达荷银价值优化也表示,市场的风险方面主要是通胀的超预期增长,如果在2010年一季度末的通胀压力超过3%,就会引发经济增长过快的担忧。产出缺口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造成太大的通胀压力,通胀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速度以及中国的产能淘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