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应尤佳 ○编辑 邱江
2009年年报披露虽然才刚开始,但送转惊喜已是层出不穷。卧龙地产10转8派1,禾盛新材10转8派2,东湖高新10转8派1,歌尔声学10转5派1,而三安光电则在年报还没有披露的情况下便披露大股东已向董事会提议10转增10股……新一轮年报送转行情已然风生水起。
根据一般评判标准,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双高”是高送转个股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股本小、股价高、盈利情况良好等等条件都可算是送转的“硬性”条件。据上证报咨询统计,沪深两市总股本小于5亿股,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双高”的公司有近200家。然而,过硬的条件并不等于高送转,从往年看来,符合所有条件而不实施高送配的公司并不鲜见。对于高送转而言,可能有一些 “软条件”比“硬实力”更关键。
记者注意到,在已经披露高送转计划的公司中,基金“扎堆”股占比不小。三安光电的2009年三季报显示,在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机构占了8席,而卧龙地产和卧龙电气也是基金“扎堆”,其中,卧龙地产在2009年三季报时还仅有一家机构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但到了第四季度基金数量突增,2009年年报赫然显示,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基金占去8位。这些基金对于高送转的“嗅觉”令人叹服。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时候基金、机构会对公司的送转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理论上讲,上市公司送转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股东态度,不少公司送转股都是与投资者沟通后的结果。受利益驱动,机构自然希望上市公司送转。所以,如果前十大股东纷纷提出这样的要求,上市公司自然需要慎重考虑。
还有另一种“软条件”。本报日前刊发的《首发增发“催肥”资本公积 上市公司高送转添底气》一文提到,目前已经实施高送转的公司有一个相似点,即2009年大多通过首发、增发的方式融资,此举有利充实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从而增大送转概率。另一种情况是,不少完成重组的公司也会倾向于通过扩张股本来迅速做大公司,三安光电即是一例。公司从S*ST天颐重组而来,历经资产注入、定向增发等过程,目前公司总股本不过3亿股左右,扩张空间显然很大。
不仅是三安光电,实际上不少重组公司都倾向于在重组完成之后实施扩展战略。2009年,由ST绵高变身而来的西部资源在2008年度、2009年中期连续送转,每次均为10转4,达到了高送转目的。
虽然在借壳的时候,小股本上市公司是“香馍馍”,但到了注入资产时,有些小股本的“壳”甚至必须扩大股本,才能使得注资不至于影响到其股权分布结构乃至影响其上市地位。因此,对于这些重组股来说,扩股变得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