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多年的酝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两大创新业务的正式推出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领先证券界创新前沿的“航母”,国泰君安证券将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王松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专访。
问:融资融券将给券商带来怎样的机会?
答:从国外经验看,融资融券业务可能带动增加证券交易额的30%-50% 以上,可以说是未来经纪业务的主要驱动因素。融资融券业务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直接增加券商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券商给客户融资融券产生利息收入;二是融资融券的引入,会给客户新增交易性资产,同时还会提高交易的活跃性,从而为证券公司的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带来更多佣金收入。从短期来看,试点期间券商都要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开展业务,规模有限,利润的贡献度也是有限的。
国泰君安证券较早地参与了融资融券业务的研究。2008年下半年,以零差错通过了由沪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公司、三方存管银行参与的两次全网测试,并按证监会要求,提交并完善了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申请材料。
问:国泰君安计划如何开展这一业务?
答:通过长期认真细致的研究、筹备,国泰君安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公司有关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内部授权明确;业务组织架构已构建完成,管理及业务人员已到位;公司对所需资金、证券来源做了充分的准备;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已制定完备;交易系统建设完成并通过反复测试,达到了安全适用状态;三级风险控制体系已构建完成;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已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围绕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宣传等相关方面也已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在客户选择、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客户服务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总体而言,国泰君安已为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备了试点融资融券业务的各方面条件,并就融资融券业务分三个阶段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方案:第一阶段是积极做好业务试点筹备申报工作,积极争取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第二阶段,在公司取得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后,将以业务平稳运行作为首要目标,严格落实风控管理、客户甄选、分支机构准入、投资者教育等各项工作,杜绝交易系统及清算交收差错、避免因投资者损失而出现的质疑和纠纷、降低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环境影响,为今后发展积累经验;第三阶段是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阶段,该阶段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目标是:逐步扩大融资融券规模,建立优质客户群体、力争市场份额居行业前列。
问:国泰君安股指期货业务发展规划如何?
答:股指期货业务可能带来券商经营模式的改变,对经纪业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国外经验看,股指期货在衍生品业务中占据60%以上的交易量。国泰君安证券高度重视这一业务的发展,从资格、IT投入、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券商和期货公司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积极推进“期证一体化”进程。
2006年8月,国泰君安证券收购了浦发期货公司,并成立了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的子品牌——国泰君安期货,为开展股指期货业务搭建了业务平台。2007年9月7日,国泰君安期货公司成为国内首批获得金融期货全面结算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2008年1月23日,国泰君安证券首批获得了期货中间介绍业务资格(IB),已有100余家营业部初步接受了IB业务检查,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近期各营业部正在严格业务标准、梳理服务流程,为配合股指期货开闸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同时,国泰君安证券协同国泰君安期货,为备战股指期货,还在以下方面做了准备:第一,加强信息技术投入,在保障行情和交易系统足够冗余的基础上,架设高速交易通道,全面提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交易速度;第二,集中整合双边研发资源,研究股指期货套利和算法交易模型,积极引进优秀的算法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期货交易护航;第三,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国泰君安证券正在全国推进中国证券服务第一俱乐部:君弘财富俱乐部,为股指期货投资者提供专属客户经理、贵宾通道、高速交易平台、专享研究资讯、积分等一揽子的高端服务;第四,严格梳理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和投资者教育宣传力度,在充分揭示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股指期货业务受理的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问: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业务开展前要做好哪些最后准备工作?
答:目前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的正式推出已经倒计时,就业务开展前还应做好的最后准备工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券商而言,一是规范是发展的基础,要继续强调夯实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这块基石,继续强化支撑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且加强投资者投资风险教育,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和甄别工作;二是券商首先要获取业务开展资格,保证投资者能及时参与到这两项新业务中来。其次是充分了解投资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投资产品,并做好工商变更登记等业务试点实施前准备工作;三是进行创新研究,提前进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