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信息披露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焦点
  • A5:基金·焦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研究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圆桌
    结构转型催热内需 消费信贷“急行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结构转型催热内需 消费信贷“急行军”
    2010年01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编辑 颜剑 于勇
      李晶
      郭世坤
      杨涛
      贝哲民
      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危机,正成为扭转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契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消费”将更多地承担起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艰巨任务。

      买大屏幕彩电和双拉门冰箱、在五星酒店置办婚礼、房屋装修、出国留学和旅游…上述日常消费都将可以在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融资。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日前获批筹建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存在400年之久的模式终于在中国 “破冰”。

      消费金融公司,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去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

      业内专家认为,尽管消费金融公司拉动消费的作用仍有待观察,但该类机构的试水设立,不仅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有力拉动消费、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消费金融公司的诞生,再次说明政府“扩内需、调结构”的决心。

      ⊙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编辑 颜剑 于勇

      嘉宾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董事总经理 李晶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 郭世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杨涛

      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贝哲民

      刺激消费政策仍需持续

      上海证券报: 在国家陆续推出多项促进消费的政策之后,您对2010年我国消费增长情况将持何种判断?对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您还有何建议?

      郭世坤:由于我国的经济在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的消费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品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收入也在增加,消费肯定会有持续稳定的增长。

      其实,近年以来,我国的消费水平也确实是在逐步提高的。比如在前十年或前五年期间,我国的消费每年大致上能够保持12——13%的增长速度。而近几年以来,这一增速逐渐提高到15—16%,在2009年甚至达到了16.9%,可以说我国的消费增长正在加速,它对整个GDP的贡献也在提高。有统计显示,消费增长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将有0.3-0.4%以上的贡献。

      2009年消费的增长与我国刺激消费的政策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以及多方推动消费经济等都促进了消费的增长,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和日益增长的经济能力,消费保持持续的增长这个大的趋势是没有问题的。

      我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消费的观念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中国人口稠密,土地、可以消费的资源以及方式等都非常有限。如今的消费不是简单地说可以去买什么,而是要从创新消费模式、增进消费种类与品种、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的角度来促进消费的增长,而不能就消费来说消费。我们要从更新消费的层次和档次方面来促进消费的增长,促进消费的升级换代,改变消费的环境,我们的供给品种也要进一步丰富,这些需要通过政策来促进。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还可以更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使它的吸引力更强。

      李晶:在去年外部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推动个人消费变得更加迫在眉睫,政府可能将继续实施2009 年推出的各项消费刺激政策。但考虑到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会作部分调整。

      例如,为了刺激销售和减少排放,以旧车换新车形式购车的补助就增加了20—200%。自去年8 月份起,中国为以旧换新的每辆车提供人民币3000——6000 元的补助。现在,最大补助金额更增加两倍到人民币18000 元(重型卡车/ 大型汽车)。此外,2010 年,1.6 升车型的车辆购置优惠税率调整为7.5%,而2009 年为5%,2008 年为10%。

      2009 年,和政府“以旧换新”购买活动有关的家用电器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41 亿元,占家用电器总销售额的20%。中国农村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刺激计划已经予以调整,并扩大至更多的地区。

      贝哲民: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消费情况,我预计今年民间消费部分将实现8%的增长。在政府进一步刺激民间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方面,我认为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限制,以促进民间消费的增长。这包括医疗、教育等行业。这是由于,对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服务业是能过促进一个经济体内消费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我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发展服务业也能过实现推动消费增长的效果,这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长的推动尤为明显。不过,发展服务业对于二线城市消费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并不那么明显。

      杨涛:近年来,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39.4%和45.7%,另外预计2009年会达到50%以上。归根结底,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政府采取了大量刺激消费政策、居民消费环境不断完善、政府消费支出保持稳定增长等。

      2010年,消费增长面临的有利因素是政策环境支持,以及经济的持续复苏,不利因素则是居民收入增长有限,以及由此带来的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受限。但总的来看,预计2010年消费增长仍然会保持较好趋势。

      通过关注近年来的数据,我认为消费增长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是消费率过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最终消费中的居民消费比重仍呈现略有下降趋势,而政府消费则维持上升趋势,三是与城镇居民相比,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的占比下降较快。因此,对于刺激消费增长来说,不仅需要各类短期政策,还要促进从经济模式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来考虑系统战略。

      消费金融:开“闸”意义重大

      上海证券报:近期国家批准设立了消费金融公司。您对该类公司在我国发展前景如何看?还有就是,您认为未来消费信贷发展的机遇在哪些方面?

      杨涛: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改革,其形式意义更加大于实质意义。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已经逐渐进入了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在缓慢地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换,金融模式也同样从“生产型金融”向“消费型金融”发展,这为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他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消费金融公司还难以获得突破性发展,更多是一种金融改革的尝试。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代表了消费信贷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即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消费金融公司更能够面向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对需求,开发出灵活多样的消费金融产品或服务,这也是国内金融机构发展消费信贷所面临的挑战。

      李晶:国家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是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其设立有利于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消费、发挥金融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持作用,有利于丰富我国金融机构类型,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

      消费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已得到广泛使用,其适用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独特优势,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贝哲民: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以及相关业务的开展,对于提升民间消费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消费金融公司能够帮助消费者在其薪水收入和工作状况不稳定的时期,或者当消费者渴望购买大宗消费品的时候,实现平稳消费。

      然而, 在鼓励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和开展相关业务之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对消费金融业务进行紧密监管,以确保各个家庭所借贷来并用于支撑其消费的资金水平并没有超越他们自身的还款能力。

      “左右互搏”难题待解

      上海证券报:您对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态势如何看?新设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是否会有一定的重合?如何错位发展?

      李晶:目前,国内消费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不到12%,且主要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对居民耐用商品消费及一般用途的个人消费等方面的信贷金融服务较为分散。作为刺激消费的一项举措,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较弱的情况。

      消费金融公司不经营房贷、车贷,在很大程度上与商业银行形成了错位经营。中低收入客户群体通常被商业银行所忽视,由于目标客户存在差异,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与商业银行进行错位竞争。

      杨涛:以住房、汽车等为代表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仍然将占据消费金融领域的主导。当前,由于环境限制,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仍然比较单一,除了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对象无非都是装修、教育、旅游、婚庆等。在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初期,必然会在这些业务发展方面,与商业银行有所重合和竞争。因此,消费金融短期内将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错位发展的重点,或许应该集中于现有消费金融的“短板”,如非抵押的信用消费、农村消费金融等领域。另外,消费金融公司只有走向专业化分工,才能体现出与银行相比的优势。

      

      上海证券报:国家陆续出台了推动小额信贷公司、农村金融服务、消费金融等发展的政策,这对于丰富融资方式、推动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郭世坤: 这些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丰富融资方式,推动将来多层次融资体系建设意义都是很大的。从整个经济生活来看,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可能通过一种金融模式或者一个金融机构去满足。虽然从大的银行来说,包括农村金融、消费金融等很多方面都在做,但从整个经济生活来说,多样性的金融机构更容易满足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无论是从专业化的运作和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来说,这些新型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形成特有的优势。

      杨涛:这些改革对于金融发展来说,具有“实质”和“形式”两方面意义。从实质上看,部分改革使得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出现重大突破,从整体上优化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从形式上,部分改革旨在打破“坚冰”,通过试点和实践证明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效果大于风险,由此逐渐改变传统的“金融抑制”型发展思路。

      李晶:银监会和央行出台这一系列政策是一个创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多层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他们本身规模小、期限要灵活等。要有一个多层金融服务体系来服务他们。推动小额信贷公司、农村金融服务等政策,也有利于满足与“三农”相关的资金需求,特别是缓解与“三农”相关的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资金困境。当然,小额贷款公司不仅对农村,对城镇企业也有支持作用。

      潜力巨大 挑战不小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开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占我国GDP比重、调整经济结构有何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推行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李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但私人消费支出目前仅占GDP 的40%不到,而其他较大的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 的60%左右甚至更多。中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居民有限的收入, 中国有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靠储蓄支付的居高不下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费用, 以及因此形成的谨慎消费态度。

      我们预计,2010 年以拉动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将持续。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改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增长的失衡格局。

      虽然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但目前而言,消费金融公司仍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远高于普通银行利率。在信用卡普遍的年代,高利率消费金融贷款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次,消费金融与银行既有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如何差异化生存。最后,无需抵押担保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但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如何控制无抵押担保风险将是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极大问题。

      贝哲民: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和相关业务的开展能够有助于中国GDP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然而,这种效果将会逐步地、缓慢地呈现,这是由于中国储蓄率仍然偏高,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愿意去大量借贷来支撑自己的消费。这种情况在中国的中老年群体中尤为普遍和明显,而在中国年轻一代群体中则表现相对较不普遍。

      另外,我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将来在开展业务的时候还将会面临许多业务上的挑战,这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必须能够对每位借贷者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在出现消费者信贷坏账风险之时,消费金融公司必须有能力进行拨备、以及回收账款等。

      杨涛:客观来说,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对于扩大内需等实质性目标来说还难以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有几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二是个人信用环境的不完善,使得风险控制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在现有监管体制下,难以开展产品创新,要体现出小额、短期、无担保和抵押的本色,并不容易。四是在利率尚未市场化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较高,盈利能力有限。五是能否真正适应其业务特点,从发起人、资本规模等都逐渐放宽到“从大到小”,并且引入民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