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短信、广播电视等媒体工具,通过免费荐股、推荐黑马等手段,非法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证券委托理财等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针对相关情况,监管部门利剑频出,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气焰。同时,有关部门也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醒投资者提高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免费荐股”——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一直受到不法证券活动分子的青睐。不法分子利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利用电视节目中“老师”良好的“口才”和“话术”,对自身的荐股能力和荐股业绩进行不实、夸大甚至虚假宣传,进而发布“免费荐股”等广告诱导投资者。
投资者一旦拨打不法分子提供的电话后,联系方式即被获取。其后,不法分子便展开强有力的电话攻势,反复向投资者推荐股票,骗取服务费用。投资者范某便是监管部门总结的典型案例。
在某省卫星电视名为“涨停最前线”节目中,受邀嘉宾阎某在节目中大肆渲染公司荐股业绩,并称“要想免费获取涨停股票,赶快拨打节目下方的热线电话”。
范某收看该节目后,经受不了诱惑,拨打了热线电话。电话那头的接线员非常热情地介绍了该公司炒股的骄人业绩以及跟着电视节目中“老师”炒股可以达到的预期收益,声称只要交纳会员费后,就能跟着电视节目中的“老师”炒股了,“老师”会推荐涨停股票。
之后数日,范某抵挡不了该公司持续不断的电话攻势,就想先交钱碰碰运气,于是给该公司汇了4000元会费。刚开始,公司推荐的股票确实有上涨,甚至出现涨停,但没料到此后“老师”推荐的股票却一路下跌,范某懊丧不已。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监管部门提醒投资者,电视股评“老师”多数口才很好,形象也不错,“表演”也很生动,多在早盘和夜间活动,但往往并非真正的投资专家,甚至缺少基本的证券知识,有的还不具备证券相关业务资格。
“投资者不可轻信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的股评老师和免费送股活动,也不要轻易泄露个人电话号码和个人资料,对陌生荐股来电要保持高度警惕。发现电视台证券节目不规范的,可及时向广电管理和证券监管部门举报。”监管部门有关专家提醒说。
来无影去无踪——非法证券网站遁逃有术
非法网站多利用网络虚拟环境,假冒合法机构名义,公布虚假的专业资质证书、专业团队,利用提供涨停板股票等营销策略,引诱投资者上钩。在收费时,通常会要求投资者将款项汇到个人银行账户中。一旦投资者上当汇款,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投资网站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投资者张某在某知名门户网站首页的证券投资栏目上,发现“6只股100%涨停”、“杨百万18亿买3股”等醒目信息。张某很好奇,点击一条,发现是名为“上海中信证券”的网站,网站顶部写着“公司被中国证券协会评为十大优秀证券网站”,并附有多种资质的电子证书样式。此外,网站上有大量荐股“实战”业绩展示,还有包含各大研究机构知名分析师在内的分析师专家团队,并预留电话和银行个人账户,招收会员。
张某起初有一定警觉意识,但经受不住诱惑,拨打了网站预留的手机号码。陈姓接线员告诉张某,“我们公司资质可以在网上查询,你也可以通过某某知名门户网站证券栏目相关广告链接查询,这个你就不用怀疑了。”他接着很耐心地介绍公司近一段时间以来抓住了很多涨停板,公司实力很强,非常专业,口头保证15个交易日就能获利100%。张某心动了,当即向 “陈某”账户汇了季度服务费9380元,对方也传真了一份已盖章的服务合同。
此后数周,张某按陈某的指示,连买数只所谓的“牛股”,却连连下跌。张某心生悔意,想讨回服务费,打电话找陈某,发现电话无人接听,再去登录“上海中信证券”网站,也登不上去了。
“投资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保护基金网站或证券公司营业场所验证网上山寨证券公司的真实性,不要将钱打入山寨网站预留的个人账户中。”监管部门有关专家说。
内幕短信——不法分子的“扔飞镖”游戏
除了通过报刊电视、网络诱骗投资者外,手机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的“新宠”。不法分子往往打着“私募基金”名义,声称有“内幕消息”和“资金支持”,并有历史业绩“作证”,骗取老百姓信任。
实质上,这些机构往往将同一股票向不同投资者做“涨”、“跌”反向推荐。如不法分子先给1600人发短信推荐同一股票,记下荐股记录;如第二天上涨,再给上涨的800人发短信或电话继续推荐;第三天给剩下的400人打电话。这就像“扔飞镖”的游戏,总会有一些人得到的荐股信息是“屡荐屡中”的,不法分子随即对这类人群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心理战。
还有不法分子利用少数股票交投不活跃的特点,在开盘或收盘的几分钟内瞬间拉抬股价,甚至达到涨停板,造成荐股准确的假象。因为该股交投不活跃,投资者根本买不到或成为不法分子的出货对象。网站上的“专业报告”,也往往是免费收集或者盗版文章,甚至杜撰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