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13:中国资本市场第32届季度高级研讨会
  • 15:中国资本市场第32届季度高级研讨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10 1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资金观潮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资金观潮
    巨量信贷实中有虚
    票据让位增长需求
    沪锌领跌
    五大期货品种创新低
    美元稳中走升
    静待议息会议结果
    新品超市
    机构视点
    资金出逃83.1亿元 房地产净流出10.6亿元
    一年央票利率暂停上涨引爆债市
    股指期货交易中
    “平仓、持仓、市场总持仓量”等基本概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巨量信贷实中有虚票据让位增长需求
    2010年01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邹靓 ○编辑 陈羽
      史丽 资料图
      ⊙记者 邹靓 ○编辑 陈羽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投放过万亿、商业银行陆续停贷等一系列消息,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在“信贷均衡投放”的大潮中,商业银行纷纷抛售票据资产,票据转贴现利率一路飙升。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除去回购信贷资产由表外转为表内、挤压待投放信贷集中释放两项“延时性因素”,1月份的新增真实信贷并未及万亿。信贷是否将在2月继续放量,还有待观察,在此过程中,票据融资无疑将充当“调节规模增速”的角色。

      

      “延时因素”掺水新增信贷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给市场带来了连环的刺激效应。在媒体报道1月首周全国投放信贷超6000亿元的消息之后,“稳定信贷投放节奏”成了监管部门的统一口径。有消息称,截至1月19日,全部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同一时期,中行、工行停贷传闻引发A股大跌。

      据监管部门表述,“停贷”仅是个别商业银行自发启动的规模节奏控制行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1月份特别是上半月的信贷猛增超出了市场预期。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监会发布资本充足率新规,是对信贷资产飙升背后隐含风险的提前预警,信贷增长在上周已有所收敛,说明上半月的信贷飙升其实“含有水分”。

      上述人士所称的“水分”,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于2009年年底积压的信贷投放需求。

      其次,商业银行在2009年四季度为腾出信贷空间,部分采用“双买断”形式进行资产转让。

      此外,商业银行在下半年货币政策相对从紧的预期下,有充分动机在上半年“囤积规模”,即通过做大票据融资占用信贷规模,这不仅迎合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需要,在同一银行的不同分行间也不少见。

      分析人士称,即便1月前19天确有1.45万亿这么大规模的新增信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延时因素”所表现的信贷投放。这是一次性的也是刚性的信贷投放。监管部门更关心的是2010年恢复经济增长动力下,真实的新增信贷需求。

      

      票据掉价让位真实信贷

      1月18日-22日的一周内,商业银行为供应信贷需求,正大量卖出票据资产。一向只做转帖的农业银行票据营业部人士都说,“今年的状况和去年大不同了”。

      2009年1月,票据贴现利率跟随“央票利率-shibor利率-转贴现利率-贴现利率”的利率传导一路下行。“当时的央票利率最低到了0.9%,导致票据贴现利率与6月起存款利率出现罕见的倒挂现象,由此引发大量套利性票据产生。2010年初并没有这个因素。”中信银行资深票据专家称。

      但出于抢占信贷规模需要,票据贴现在1月上半月仍有较大增长,“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看,票据融资全年应该是前高后低的走势”,浦发银行高层人士这样表示。

      然而,1月上半月信贷过快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被迫“急刹车”,缓解供需矛盾的任务提前落在了票据融资的身上。中国票据网公开信息显示,1月1日-7日转贴现报价以买入为主,占总报价的78%。而在1月15日-21日一周内,转贴现报价转为以卖出为主,占总报价的81%。

      “这说明上半月商业银行占主导的还是收票意愿,到了下半月就争相出票了”,上述人士分析表示。转贴现利率走势印证了上述说法。公开信息显示,转贴现买入加权平均利率上半月一直稳定在2.4%左右,1月18日为2.3623%,这一利率水平在一周内上涨至1月22日的3.6181%。

      1月25日、26日,转贴现买入加权平均利率略降至3.4944%、3.4452%。分析人士认为,票据转出的“恐慌性意愿”在上周获得集中释放,本周已在市场获得相对平衡。

      “下半月的票据转出几乎是商业银行的集体行为,大行的意愿尤其强烈,因此才推高了贴现利率及转贴现利率上行。如果2月份真实信贷需求仍然强烈,不排除票据融资继续腾做他用,但是总体来看,在货币政策渐渐收紧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票据将作为占用信贷规模的工具被灵活运用。”一国有银行票据交易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