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特别报道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1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财经海外
    “末日博士”呼吁为中国减负 金融监管成首日焦点
    “思想盛宴”能否引领全球经济
    希腊海外发债救急
    谋对华兜售250亿欧元国债
    伯南克周四参院闯关 支持人数继续增加
    ■环球速递
    奥巴马心知肚明
    银行家也有委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奥巴马心知肚明银行家也有委屈
    2010年0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最近可能没有哪个银行家会比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更郁闷。先是被召到国会接受“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问话;再是面对高盛第四季度超预期的业绩,不但不敢邀功还必须要给全体员工减薪;昨日又因故不得不缺席被称为“金融哥本哈根”的达沃斯论坛。

      27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召开,“银行家薪酬”再次被设定为一个重要议题,届时银行家的高额奖金必然又会招致骂声一片,笔者不禁猜想或许这就是作为达沃斯常客的布兰克费恩今年缺席的真正原因。

      不断重提的“金融监管”与“限薪”,银行家们甚至被冠以“罪犯”的称谓。人们指着银行家有意把有问题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包装成形形色色的证券卖给投资者,却拿自己的资金押注这些证券将会贬值,以至违约拖欠;他们把金融危机比作一场“百年一遇的飓风”,借口“天灾”来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正如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主席安吉莱蒂斯所言:“上帝干的,我们会豁免,但这(金融危机)是普通人干的。”当金融机构的冒险投机和高额薪酬被认为是造就金融危机的万恶之源时,银行家就注定要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难道银行家的高薪真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近期美国经济学家对从2006年到2008年100个大型金融机构的CEO薪酬进行调查后发现,以金融机构出现过度冒险行为的2006年为例,CEO的平均年收入中,现金只占整体薪酬体系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么少的现金不足以导致CEO们冒险以使得自己更多的股权蒙受损失。并且, CEO本身在经济危机中也损失惨重:从2006至2008年,CEO在股票上的平均损失高达3100万美元,这远远高于到手的现金。如此看来,高薪本无罪。

      那问题出在哪?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体制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美国金融制度从监管中解放出来,而且当时的社会氛围就是:贪婪是好事,这使得金融业失控,银行家报酬愈来愈高,奖金出乎人们的想像。银行家只要借入高额债务,获取巨额短期利润,奖金就滚滚而来。因此,在这个失控的制度下,崩溃是迟早的事。此外,金融业的结构也存在问题,让本身就是银行的美联储担任主要监管机构,让华尔街口袋里的人物监管华尔街,这岂非与虎谋皮?

      其实,奥巴马在喊出“限薪”口号时未必不知道银行家的委屈,只不过步入任期第二年的奥巴马十分需要获取那些愤怒选民的支持,只不过制定限制措施确实要比设计最优的薪酬架构简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