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股票市场形势就变得越来越严峻。随着指数的震荡下跌,人们的预期也由原来的乐观或谨慎乐观变得十分小心。而这一变化,虽说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但其背后最根本的还是“保八”的成功——投资者担心“保八”成功后,原先的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会逐渐“退出”。而随着这种预期或信号的越来越明显,市场便也以连续三根周阴线予以反映。而在本周一跌破半年线支撑后,市场的注意力更是集中到自身的“三千点保卫战”上来了。
“保三千”能不能成功,老实说股市中很多人没信心。为什么没信心?关键还是在对管理层试图“收紧”的预期上。这种预期不改变,市场做多的信心就难以树立起来。从这方面说,股市中人要的其实不是“保八”的成功,而是要管理层继续实施“保八”时制定的政策和措施,要的是不断朝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样一种势头不变。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态驱使下,我们的股市见不得管理层有任何暂停甚至减缓的举措出来。提高准备金率的消息一出,不少人已是惊慌失措。这样的市场,别说是“三千点”,就是“二千点”又如何守得住?
所以,这里的关键还是如何看待“保八”以及“保八”的成功。一方面,我们知道,当初“保八”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国家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果断采取的积极措施。而“保八”的成功实现,使我们的经济和民众的生活避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震荡。试想,如果没有“保八”或“四万亿”等那些强力的举措,我们的企业会怎么样?我们老百姓的收入会怎么样?我们的社会又会怎么样?当我们坐享成果的时候,自然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知道,“保八”的成功是付出很大代价的。这种代价有多大,你只要把中国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或经济体的行为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个大概来。这些代价是值得付的,但并不是说可以肆意浪费,可以无度花销。这就好比严寒中开暖气,达到20度就可以了,再要高的话不仅代价成倍上去,而且内外温差加大也极不适合。我们做到了“保八”,而且比目标有所超过,但绝没必要因此要乘胜追击,去追求“九”,甚至“十”,那不变成傻子了吗?从这层意义上说,主动的适当收紧流动性,不仅应该是预期中的事,而且,为了我们的“保八”能够持续和长久,应该欢迎这样的举措。
2009年,“保八”成功了,2010年会怎么样?似乎现在没人担心需要“保八”了。这是好事,有了去年“保八”超预期实现的经历,人们对经济的信心恢复得很好了,似乎政府只要想要,别说“保八”甚至更高的目标也能实现。按理说,这就是投资人信心所在啊!试想当初股市从底部起来的时候,信心来自哪里?还不是来自经济上要实现“保八”的目标。当时犹豫、不敢抄底的人只是由于担心这“保八”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而错过了绝好的入市机会;而敢于及时做多、大胆抄底者也是出于对政府的决心和能力信任。现在我们站在2010年初,站在成功“保八”基础上,不用太担心宏观经济,不用太担心基本面了,大家却要为股市能不能“保三千”忧心忡忡;在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不断推出振兴规划,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时候,相关股票却有可能成为大家手中“烫手的山芋”,这不是很让人费解吗?笔者认为,三千点可能会跌破,那不是市场的错,而是我们投资者过于耍小聪明和目光短浅的结果;三千点不需要保,因为在A股市场之外,在大洋彼岸,可能有无数双眼睛在觊觎这样的机会。
(作者系本报市场编辑部副主编)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