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纵横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1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财富观,定兴衰
    这次,
    蝴蝶在中国扇动翅膀
    日本国债几成“定时炸弹”
    新股发行改革之本:遏制抬高报价冲动
    宏观政策理应更多考量本国特殊性
    养老设施岂是“面子工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日本国债几成“定时炸弹”
    2010年0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鸿斌
      陈鸿斌

      日本政府债务居高不下,处于危机水平,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其财政已越来越接近破产边缘,国债这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这并非耸人听闻。可是长期以来,仰仗其高储蓄率和位居世界第一的国民个人资产,日本政府却始终“居危思安”,对此不以为然。

      日本政府对这一问题漫不经心的理由是,日本国债93%是销给国内的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因此外资的炒作掀不起什么风浪。其实,对国际金融大鳄来说,其攻击目标从来没有国界,他们始终对日本的国债市场虎视眈眈,一直在窥测时机。去年年底以来,他们已开始做空日本国债。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日本财政状况岌岌可危、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再加上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这使得日本与破产前夕的雷曼兄弟公司极为相似。这帮在雷曼公司的倒闭过程中赚得钵满盆满的“饕餮之徒”,正等着日本国债这块“肥肉”来大快朵颐呢。

      去年9月鸠山内阁上台后,国际投机商确认,日本的财政拮据状况将无法得以改善,于是开始抛售其持有的日本国债,致使日本国债利率上扬。在对冲基金这类投资机构看来,日本就是“衰退国家”的新代表,即便他们并不持有日本国债,只要通过抛售期货,同样能够从中获益。

      确实,扣除债务后,目前日本国民的个人资产总值为1065万亿日元,而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为825万亿日元,眼下显然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政府债务的雪球每年都在滚大,而个人资产却增长乏力,几年内后者势必将超过前者。更令日本财政专家忐忑不安的是,日本的储蓄率在持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日本储蓄率曾高达18%,直到90年代末还维持在两位数。但2007年已锐降至1.7%的新低。因为日本老龄化势头迅猛,几年之内,日本储蓄率由正转负之势已无可扭转。

      不知怎么,这些年日本与津巴布韦似乎结下了什么不解之缘。本来也就是这两国的国土面积分别列全球第63位和64位,其他也没有什么关联了。但前几年因为日本的国债评级受到打压,被降低到与津巴布韦同样的级别,使得日本人郁闷了许久。岂料眼下在国际金融界,日本又被与津巴布韦相提并论。因为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在全世界是最突出的,而日本却处于对角,即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全球是最典型的。以致一些国家的金融决策人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何既避免重蹈日本覆辙,也不至成为津巴布韦第二。据美国中央情报局2008年对全世界124个国家的统计,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最高的是津巴布韦,高达265.6%。接下来就是日本,高达172.1%,估计今年将上升至181%。日本很不幸地又与津巴布韦紧紧地粘在一起,想甩也甩不掉。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日本的政府债务在2007年已是其GDP的187.7%,2014年将攀升至245.6%!

      如果日本国债的持有者觉得风险在增加,那当然就要抛售。而日本政府为避免出现这一不利局面,就只有提高国债利率,这就会大幅度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本已难以为继的财政更加拮据。如果不想提高国债利率,那就只有让日本央行吃进,或是向国外投机商销售。而外国投机商是唯利是图的,其贪婪程度远在日本的投机者之上。假如外国投机商持有日本国债的比重明显提高,则日本国债的稳定性堪虞。

      让日本银行承销国债,也是有利有弊。迄今为止日本主要是通过这一手法防止国债利率上扬的,但若这一政策手段使用过度超出可控程度,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利率攀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当时日本为了筹集军费推行侵略战争,不断发行国债,导致其批发物价从1944年之后的6年内狂涨了124倍。虽然目前日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通货紧缩,但通货膨胀始终不是其可行的选项。因为一旦放虎归山,那是非常可怕的。

      目前日本10年期国债的利率仅为1.2%左右,如果上扬至与美国同样的3.6%的话,则今后日本即便不再新发国债,每年仅利息就要猛增12万亿日元。届时每年仅偿还到期国债和支付利息就要占到财政支出的22%,日本财政会面临怎样的困境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利率大幅度上升,企业当然就不会增加设备投资,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健全财政。但目前日本的当务之急是走出衰退,为此正在频频出台财政刺激措施。这恰与健全财政完全是反向操作的。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实施健全财政的政策,显然不现实。

      头顶着国债这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鸠山政府真是进退不得,左右难行。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