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财经
  • 9:财经新闻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2010 1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焦点
    达沃斯40岁 重塑后危机新世界
    中国要管理好世界对我们的预期
    论坛发布全球竞争力排名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大本营“很中国”
    全球CEO商业信心危机后首次回升
    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宣布跨国企业调查报告结果
    达沃斯小城 国际风云舞台
    达沃斯热议奥巴马国情咨文
    焦虑情绪弥漫达沃斯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仍列世界百位之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达沃斯热议奥巴马国情咨文
    2010年0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月13日,奥巴马宣布将会对资本在5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征收0.15%的税收,这项税收将持续长达至少10年的时间,总额可能高达900亿美元。21号奥巴马又宣布,政府将制定措施对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的规模和高风险交易进行限制,以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27日晚,奥巴马总统发表了他的国情咨文,多次重复:“我不愿意救助银行”,随后宣布将向银行收费,补偿纳税人的利益。力度之大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达沃斯参会代表因为时差的原因,凌晨4点钟还没有睡觉,看了直播。大多数的反馈,我觉得,可能质疑的声音多过赞许的声音。

      因为奥巴马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马萨诸塞州肯尼迪参议员去世后剩下的参议院的席位,现在被共和党拿走了,普遍认为这是奥巴马由胜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为什么这么说?现在达沃斯几乎所有人在提到奥巴马总统的时候,包括世界各国的政商领袖和美国的政商领袖,说的更多的是两个字,“失望”。他们觉得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初,一年前提出来的很多政策方针,包括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到。很多要做的没有做、很多说到要做最后打了很大折扣。所以认为奥巴马可能没有管理好国际社会对他的预期。目前来说可能普遍对他的关键词都是“失望”。

      在达沃斯有一种随处可见的杂志,叫做《外交期刊》。在它的最新一期上,我看到奥巴马总统旁边被划了一个等号,旁边站的这个人是谁呢?是卡特总统。杂志说,奥巴马现在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位卡特总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卡特总统当年上任之初也是特别受欢迎,但是很快,一年之后就开始由赞许声转向一片媒体的攻击。人们普遍认为,奥巴马当年能够当选总统,主要是他赢得了媒体,因为媒体站在了奥巴马这一边,全部倒向奥巴马,最后赢得总统的宝座。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媒体,包括美国媒体都在质疑奥巴马总统。即使是支持他的媒体也不会在对待他的问题上做很多让步,这个时候,失去了媒体的支持率,很可能会导致他在2010年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

      说到奥巴马总统,达沃斯有一个很大的话题,就是“金融监管要进一步加强”。而奥巴马提出来要限制大银行的业务,不让大银行参与投资业务。在这两天的采访中,一些政商领袖们都认为奥巴马的这个提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会限制经济本身的规律。他们认为,奥巴马总统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选择而不是经济上的选择。他们认为奥巴马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总统,所有重大决定都是从政治上去考虑,而不是从经济的规律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