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财经
  • 9:财经新闻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2010 1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王亚伟:新股扩容不会失血 分批发行集中上市是条路
    赵驹:引入存量发行需考虑完善
    杨东:从战略角度看待新股发行
    上市公司:
    如何看待超募资金所带来的问题
    丁玮:面对不同声音应优化微调
    盛希泰:应严格约束机构投资者行为
    廖理:发行制度可考虑引进基石投资者
    莫泰山:可考虑缩短网下配售股限售期
    李建勇:加强监管超募资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杨东:从战略角度看待新股发行
    2010年0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杨晶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杨晶 ○编辑 李小兵

      

      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在昨日召开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提出,资本市场推进市场化进程刻不容缓,应从战略高度看待新股发行,市场供需两方面都将迎来大发展。

      杨东认为,站在战略角度,更多新股上市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还能够促进市场定价机制更趋完善,也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通过新股更多发行,还会促进国家整体金融安全。通过让一些新兴产业公司加快上市,可以很好地促进产业革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新股发行还是我国市场开放与市场化进程中的需要。

      在新股发行市场化背景下,杨东认为,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市场投资者愿意申购,保荐机构能发的出去,那就坚定地执行这一战略部署。”而且,目前来看,新股发行总量并不算多,国内的证券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杨东在会上指出,当前及未来几年,我国储蓄率都将很高、流动性充沛,证券市场的交投也极为活跃,正是大力建设资本市场的好时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一个具有较好资源配置能力的资本市场也将为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巨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刻不容缓。

      杨东认为,在股市扩容的同时,投资者队伍也将不断壮大,而长期来看,应该将维持这个市场动态平衡的权力交给市场本身,继续推进包括股票发行市场化、基金产品发行,开放证券公司网点审批、基金公司设立、鼓励养老金在内的长线资金出场等等在内的证券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