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财经
  • 9:财经新闻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2010 1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特别报道
    屠光绍:经济结构调整将为资本市场创造更大空间
    投资者代表毛智伟:转变“新股不败”观念
    黄湘平:2009年新股首日涨幅较2008年下降42%
    张育军: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定价
    华生:四方面深化改革股票发行体制
    宋丽萍:
    中小板发行制度改革初步达成预期目标
    耿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达阶段性目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者代表毛智伟:转变“新股不败”观念
    2010年0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一蕙 ○编辑 阮奇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阮奇

      

      “新股的价格高低并不是关键。”作为投资者代表,拥有将近20年股龄的“职业散户”毛智伟昨日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只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对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新股的价格、投资者“炒新”盈亏等问题应当交给市场解决。而一旦“新股不败”的观念得以转变,供求趋于平衡,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加大,新股申购的中签率也就自然会提高。

      “现在的新股发行大部分利益都归于散户,机构投资者获得的反而是少数。”毛智伟称。在他看来,目前新股发行政策已经明显向中小投资者倾斜,“新股不败”的神话存在本不合理,一旦这一状况及投资观念发生变化,散户的中签率自然会提高。事实上,尽管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已经采取明显提高中小投资者中签率,但认为应当效仿香港“每人一手”的做法的中小投资者还是存在。对此毛智伟认为,由于A股中小投资者规模庞大,采取这样的方式并不现实,之所以散户雀跃申购造成中签率难以提高,还是由于受“新股不败”的观念影响。“没必要新股就一定赚钱。如果改变了这个情况,还会有这么多散户抢着认购吗?”身为一名同样也遭遇过“新股破发”的投资者,毛智伟的观点颇为理性。

      毛智伟认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总体来看已较为合理科学,只是细节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最近市场上对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意见多起来了。我认为,其实这并不是发行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弱市情况下,投资者因盈利空间缩小提出异议,主要还是缘于很多人抱着靠新股大赚的想法。”在他看来,新股发行价格高低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而是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不可粉饰造假,同时,上市公司募集所得资金不能用于投机行为,必须用于主营业务经营。在做到加强对信息披露监管和对违规行为处罚这两点之后,至于投资者炒新“是盈是亏”,那就应当让市场来解决。

      毛智伟还补充,证券市场运转好坏不应以指数高低或投资者是否赚钱来衡量,而是以市场对社会所做贡献来评判。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这个曾经到达过5000余点高位的市场如今只在2000点左右徘徊,但因为培育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可以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成功市场。“从这个层面上看,投资者应当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对投资有足够的认识,并应当接受亏损教育,树立买者自负的原则。”毛智伟总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