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版
  • 11:圆桌
  • 12:路演回放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基金·基金投资
    基金小幅加仓 市场短期底部确立?
    长信解读
    “主题投资”指数基金
    对不确定因素保持敬畏 消费主题是长期看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不确定因素保持敬畏 消费主题是长期看点
    2010年0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华泰联合证券 冶小梅
      ⊙华泰联合证券 冶小梅

      

      下跌反映宏观调控预期

      我们看到市场对贷款的收缩预期强烈,但1月份可能最终的信贷仍然会和去年同期相近,贷款并未完全停止;如果央行真的采取加息的措施,也可以说明管理层对于目前经济复苏强劲的态势有足够的信心(汇丰晋信)。上半年先紧一点也是为将来的政策留下操作空间,政策属于一个内生变量,经济好才会有政策的调控,以避免过热,而一旦经济增速下降较猛,政策又会放松(诺德)。在紧锣密鼓的推进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调高印花税的概率微乎其微(光大保德信)。政府决策层在选择加息这一调控手段时可能会更加注重对通胀及升值两方面影响的权衡(天治)。货币政策将回归正常化,汇率刚性和信贷增速惯性导致难以过早加息(富国)。近期市场的连续调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大宏观调控的预期,在下跌过程中也无需过于悲观(汇添富)。市场将在二月迎来超跌反弹,但预计高度有限(中海)。

      资金供求失衡压制估值水平

      随着2 月份数据进一步加强、通胀率进一步快速上行,调控是需要加码的。我们判断升值是更好的政策,但由于其调控实体经济和通胀预期效果更慢,因此何时会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认同市场将继续震荡的观点,因为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还不充分(华安)。预计今年通胀情况可能超出预期,调控也可能超预期(国泰)。我们预计央行的适当微调可能会延续到春节前(光大保德信)。货币政策预期收紧或实际收紧对资本市场带来的负面因素影响在时间上要提前,幅度上会扩大,所以要警惕价格通胀的逐步形成(银河基金)。

      加息抑或是窗口指导,他们都代表着货币政策的实质转向已经开始。政策紧缩直接缩减资本市场流动性,而且引发投资者对经济走势的担忧;另外,房地产销售数据在接下来继续下滑的可能性较大,并带动地产投资和新开工的下滑,这有可能会加重市场的担忧(银华)。中国有可能先于全球进入一个新的加息周期,指数总体的估值水平受到压制(博时)。目前基金整体仓位偏高,从去年以来也没有出现07年那种投资者热情申购基金的状况,相反,全流通后市场的供给增加很多,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的规模也较大(鹏华/富国)。

      市场的主要参与机构,由于多种原因,也需要考察组合的短期表现,一旦市场出现变动,就可能会抛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是在做击鼓传花的博弈。机构尚且如此,更何况散户(易方达)。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带来的做空机制是要压低市场的整体估值,无论是宏观面、资金面还是技术面,都是利空盖顶,调整势不可挡(东吴)。政策不确定性已经对市场情绪形成负面影响,市场难以向上突破(农银汇理)。对近期的不确定因素要敬畏,会适当的顺应趋势去调整仓位(华商)。维持适中的股票仓位(大成)。我们以防御角度面对近期市场(中邮)。

      消费主题是长期看点

      在宏观政策收缩到一定程度后,通胀的风险被控制、政策趋于再宽松、资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可以着重考虑战略性增持大盘蓝筹股的机会(南方)。近期市场可能更强调估值因素(银华)。未来应关注估值有优势的大盘蓝筹股,安全边际很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股的调整是否到位(大成)。投资房地产股是需要谨慎的事情(华商)。短期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可适当降低对宏观调控较敏感的周期性行业的配置比重,对医药、食品饮料、TMT等稳定类行业则可保持相对较高配置比例(汇添富)。

      市场存在加息预期,短期内资金还会持续从周期类行业流出,银行、保险等大盘蓝筹股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诺安)。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和CPI 增速超预期,带来市场对投资品需求减弱和流动性政策收缩的预期,金融、有色、钢铁等大盘蓝筹股难有表现机会(浦银安盛)。鉴于银行股前期跌幅较大,又属于市场的估值洼地,因此关注;在大的经济衰退期之后,科技类板块是最容易寻找新增长点的板块,长期关注(工银瑞信)。大盘蓝筹股并不存在泡沫,许多股价都低于港股(鹏华)。看好估值水平低的银行,关注近期表现落后的建材和机械设备行业补涨带来的机会(建信)。增加低估值蓝筹的配置,调结构的受益标的下跌带来更好的买点(中海)。可继续关注经济扩张受益行业如航空航运、化工、必需消费品等,重大区域性主题以及前期超跌有望反弹行业如银行和煤炭(国投瑞银)。市场的机会将集中于受政策推出影响最小的行业,消费主题更符合这一特征;目前我们比较看好航空行业的整体复苏(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