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版
  • 11:圆桌
  • 12:路演回放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预期急转下的基民投资心态调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预期急转下的基民投资心态调查
    2010年0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旭
      漫画 高晓建
      元者,始也。古语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料,2010年的元月迎接投资者的竟是股市的一次大调整。突如其来的市场巨幅震荡,让基金预言的“跨年度行情”与“风格转换”迟未兑现……

      走过这个“有点累”的一月,基金投资者们有“何所思”,有“何所忆”?基民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取向在经历了市场一个月跌跌不休的“折腾”之后,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渠道的理财经理,希望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描绘出基金投资者的“元月投资心情”。

      ⊙本报记者 孙旭

      元月关键词:超预期

      美元反弹超预期、融资压力超预期、房地产等调控政策出台时间超预期。一月份,市场上各种利空消息频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限制信贷规模、乃至加息传闻,使得股市不堪重负,上证综指先后两次出现近百点的跌幅,上周三击穿3000点整数关口。

      如果说去年风风火火的行情使得基金的盈利超预期,那么进入2010年一月,市场的表现也可以用“超预期”来形容,只不过“个中滋味”有着天壤之别。

      去年底挽手相迎“跨年度行情”的豪情壮志转眼变成了今年年初基金们的“集体错判”,而被寄予厚望的“市场风格转换论”亦在元月这个多事之秋被各家基金演绎成了一曲悲壮的同台“多杀多”。

      据悉,新年之初,基金发行规模出现较大萎缩,某家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经过两周的发行后,募集资金仅为9亿左右。而出现这种不冷不热的销售情况并非一家基金独有,不少基金公司新基金募集情况均较以往大幅下滑,这与去年下半年风风火火的基金销售行情形成强烈对比。有媒体称,新年基金发行跌入冰点。

      面对基金的一错再错,基民们似乎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个市场上的传统带头大哥“回应”一个销售市场的“超预期”。

      淡季不淡 理念转换

      不过,记者日前走访的银行渠道经理则表示,目前的基金销售情况是暂时的,如果不出现大的政策变化,这样的“淡季”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一些银行会把工作重点从基金销售转移到银保产品的营销上。传统上,春节前后银行会有许多定存业务,大家都习惯把一年的钱清点整存,而这些客户更符合银保产品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投入的特点,因此这段时间银保产品的销售会对基金销售产生暂时的“挤出效应”。

      另一位城商行的理财经理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表示,银行渠道销售的理财产品有很多,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什么好卖就重点卖什么”,从常态化的角度看,基金淡季的出现只是暂时的。

      上海某本地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基民的投资热情并没有大幅下降,只是在震荡市中,其投资理念趋向于保守。“银华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例证。”

      据悉,1月25日开始集中申购的银华保本(三期)首日申购规模即超98亿,远超原定36亿的申购上限,原定一个月的集中申购期仅1天即告提前结束。

      “不是基民的投资热情在下降,而是基民的投资取向在转变。”上述理财师认为,目前的震荡使得基民投资趋向保守,所以最近过来咨询风险小、收益低的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比较多;一旦市场能够回暖,那么选择积极风格基金的投资者就会多起来。“不是都不买了,而是买的种类变了。”

      该理财师的话或许可以从一些数据上得到印证。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来看,上周新增基金开户数为76175户,比前一周增加4443户,同比上升6.19%,而从新年三周的基金新开账户统计数据来看,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

      投资方式方面,从渠道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基民更加倾向于选择定投形式来投资。“定投可以有效摊平风险,在08年熊市中,买定投的基民解套快,收益多。所以再次面对震荡行情,很多之前尝到过甜头的老客户不仅自己选择定投,还会介绍其他客户参与进来。”

      而在此前坊间传闻的赎回潮问题上,渠道经理表示压力不是太大,不过品牌成为基民选择赎回与否的关键指标。随着近年来的市场震荡,基民的投资思路日渐成形,品牌和业绩成为他们投资基金的首要考虑。某城商行理财经理表示,总体而言,基金公司的品牌对基民申赎的影响较大,从了解到得净赎回比例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基金几乎全是属于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

      震荡中“炼”出成熟心态

      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虽然短期内基金销售压力比较大,但是对于长远的销售业绩并没有过度的担忧。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坦言,像07年不管什么基金,能买到就好的疯狂局面不会再出现了;像08年行情最差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软硬兼施到无计可施还是没人来买基金的局面,应该也不会出现了。“我们的心态也平了,从常态化角度来讲,这样的平淡倒是健康的,正常的。”

      而使得理财经理们“心态平和”的直接因素,就是经历过大牛大熊市场转换的基金投资者自身的投资心态在日渐成熟。

      上述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在经历了07年和08年的冰火洗礼之后,基民们开始逐渐理性,不会因为市场暂时的上扬或下跌而盲目做出投资决策,虽然近期股市持续震荡,但是对于较为理性的投资者来说,现在的市场估值属于比较适合进入的阶段,他相信今年的基金销售市场应该不会令自己太多担忧。

      “在基金销售这一块,以前我们银行都是主动营销,是‘我们让基民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虽然现在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但是越来越多的基民开始先主动选取若干投资标的,然后再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另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说:“像一月份,尽管当时媒体上很多都在鼓吹‘积极’的投资策略,但有不少人来问哪些‘保本’的基金比较好。”

      从“盲目”到“不跟风”,该理财经理认为这是基民投资心态成熟的表现,是从市场的跌宕起伏中历练出来的,“见过世面,见过风浪,心态逐渐就好了”。

      渠道铆足劲 基金销售试比高

      而从渠道方面来讲,今年亦有不少将基金销售作为整年工作的重点。

      新年伊始,招商银行便在基金托管市场发力,连续托管两只新基金,成为第一家托管基金数量超过20只的股份制银行。

      传统上,基金销售渠道一直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而从去年起,随着基金销售市场的火爆和银行渠道的拥堵,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入激烈的竞争。去年中邮储成功托管中欧中小盘,招行在去年华夏盛世一天募集180多亿的“营销战”中被称贡献大于五大行,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城商行理财经理说,在传统业务方面难以逾越四大行的形势下,目前不少城商行都在把拓展中间业务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基金销售上花大力气那也是理所当然。今年基金审批改革,基金发行只是有增无减,中小银行在争夺这块业务方面一定会竭尽全力开拓市场。

      另一方面,在传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眼中,今年的基金销售似乎亦是一个重点。据称,进入2010年,建行和交行都大幅提高了基金销售计划,最高的一家银行的支行销售任务较2009年提高了3倍。

      一位接近工行内部的人士也表示,今年是工银瑞信成立五周年,公司在产品销售等方面将会开大马力,而与其有“血缘”之亲的工商银行,作为传统基金销售的大佬,也会积极配合,争取在今年的基金销售市场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