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版
  • 11:圆桌
  • 12:路演回放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专栏
    靠什么终结央企“地王”潮?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问号一大串
    新股“破发”首发失败本应常态化
    我有逃税者资料,请付钱!
    外论一瞥
    伦敦金融城与奥巴马唱反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0年0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卫报》1月28日专栏文章

      现有国际治理体系

      已难以胜任了

      围绕重新设计国际货币体系这一问题的达沃斯午餐会,用了很长时间用于分析,却只花了很少的时间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的建议上。

      就如WTO主席帕斯卡·拉米所指出的那样,商业和金融已经全球化了,而国际治理则要回溯至创立了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而“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你能够强迫一个国家做某件事情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战争。”

      拉米的挫败感很容易理解。在过去8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试图使WTO的150多个成员国签署新一轮的贸易自由化协定。这一过程漫长而又复杂。很少有人理解谈判的细节,世界各国领导人也试图打破僵局,然而总是很快就陷入了细节的泥潭中。

      现在,WTO并非受到所有国家的欢迎。如果多哈回合谈判最终无果而终的话,一些批评者就会说“多么可喜的解脱”。然而,我们不能忽视WTO更重要的一个方面。WTO是旨在建立一个新全球体系的唯一的现代尝试,它有能力对其成员国进行规则约束。破坏WTO规则的国家会受到惩罚。制裁也可能会被实施。即使如此,让WTO的所有成员国做出必需的妥协,以求来达成多哈回合谈判,也是不可能的。

      简单来说,目前的国际治理体系并不胜任。现实情况是,权力仍然掌握在民族国家或像欧盟那样的国家集团手中。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对其民众负责的民族国家必须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此,那些想要变革的人应当鼓励政府采取单边行动或达成意愿联盟,而不是坐等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建成的一个完美的体系。

      这意味着应该欢迎奥巴马关于金融监管的提议,鼓励欧盟采用托宾税并给单个成员国施压使其停止过度捕鱼。当然,继续致力于全球协定和全球治理结构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英国《卫报》评论员拉里·埃里奥特 张金翠编译)

      

      《金融时报》1月27日文章

      沃尔克规则:

      美国银行新标准

      自从保罗·沃尔克揭开由其设计的银行改革序幕始,“沃尔克规则”就被视为挑衅华尔街利益的代名词。批评者抱怨,这一措施是被用来分散聚焦在民主党政治困境上的压力,并认为这一规则不具实践性,它将美国银行置于同欧洲银行竞争的不利地位,同时目标也是错误的,会让一些投资银行成为漏网之鱼。

      这些反对意见,尤其是最后一条是有分量的。要求存款银行不能从事自营交易或拥有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公司的沃尔克规则,首次为2008年金援银行业引发的问题提出了明智的结构性补救办法。为此,拆分银行,而不是让它过大而难以倒闭,依靠严格规制、更高的资本支出和风险预警机制,这些转折都是值得欢迎的。

      当然,沃尔克计划的确面临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但我不认为它是不切实际的,将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资金从有联邦存款保证和官方支持的银行中分裂出来并不困难。从事市场作价的银行出于挣钱或至少不亏钱的目的来管理资产负债表。对高官和管理者来说,排除纯粹赌博式的冒险行为是可行的。沃尔克规则不是遏制创新或阻止对冲基金、私募股票赚钱。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遏制与繁荣金融市场实际上是相融一致的。

      对沃尔克规则存有不满的强有力理由,是沃尔克规则仅聚焦在接受存款的银行而不是沃尔克在G30报告中说的“系统性重要的金融机构”。这意味着沃尔克规则仅适用于类似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一类的银行,而不适用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沃尔克规则并不求完美,但仍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如果它能延伸出华尔街,还会更好。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产业评论员约·加普 贺艳燕 编译)

      

      日本《朝日新闻》1月29日社论

      美国能独善其身吗?

      奥巴马的第一份国情咨文演讲,以经济和民生议题为主,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在讲述美国经济的复兴。

      奥巴马提出,促进就业是美国政府2010年第一要务,美国将通过向建设高铁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开发替代能源等方式提供就业机会,并承诺“将在5年内使美国的出口实现倍增,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针对已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财政赤字问题,奥巴马则表示将在3年内冻结除国家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外的政府开支,并设置超党派委员会以维护财政规律。美国目前财源有限,已无富余财源可以实施那些对提高就业有直接效果的大型经济刺激政策。

      另外,美国政府在处理劳动者补贴、医疗保险改革等民生问题上陷于被动。自上任以来,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一路走低。选民对于奥巴马政权的不满情绪空前高涨。如果无法构筑社会弱势群体的安全网,“美国的重生”将很难得以实现。

      考虑到目前美国所处的此种窘况,奥巴马称将“创造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的表态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奥巴马似乎忘记了他一年之前“改变美国,改变世界”这一让世界期待的豪言壮语。现在,美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乏善可陈,其精力全面倾向国内,可以说美国辜负了全世界的期待。请问奥巴马,在金融危机的世界里——美国能独善其身吗? (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