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公司巡礼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调查·公司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一周策略
  • A8:公司巡礼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产权信息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2010 2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一周策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一周策略
    内忧外困影响 节前观望气氛趋浓
    券商研究显示最具成长性品种追踪
    本周行业看台:家电行业
    信息解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息解读
    2010年02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信息解读

      地产调控比以往要更加“动真格”

      中原证券:自2009年底开始,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意外”密集出现,在中央层面的调控基调已经确定后,目前政策处于进一步在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落地”过程中。政策调整的效果已经反映到成交量的锐减方面,而最近在土地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大龙地产、招商地产等土地被收回、保证金被罚没的事件。

      尽管房地产行业经受的调整已经不是一两次,但历年调控的特点之一就是越调控房价越涨,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各部委尤其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完全落实中央的调控政策,因此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但这一次,政策调控比以往要更加“动真格”,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1、房价在短期内创历史新高,房地产行业泡沫比较严重几乎是不争的事实,而泡沫一旦破灭导致的房地产行业硬着陆风险和代价极大;2、高房价已经开始对其他行业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影响了内需;3、当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到了必须立即改变依靠房地产行业为主的模式,必须以部分牺牲房地产行业来逐步进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

      在这种政策决心下,我们认为近期房地产板块依然没有大的投资机会,维持行业 “同步大市”投资评级。

      

      美国就业市场呈真实复苏趋势

      申银万国: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美国1月份失业率降至9.7%,去年12月份未经修正的失业率为10%。美国就业市场的真实性改善已得到市场认可:我们一直在密切观察美国就业市场数据和市场对于就业市场复苏的认知程度,这种观察使我们对于就业数据的解读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从纯经济面分析复苏中的就业市场;第二,从市场情绪看投资者如何理解经济数据。结合最近几个月的就业市场数据来看,我们认为就业市场的真实复苏趋势是存在的。

      我们的研究证明,复苏周期开始时失业率变化及幅度对当期消费者、生产者和政策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提振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除了总失业率延续了3个月的下降格局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表现找工难易程度的劳动参与率在1月出现增长——这是就业市场出现持续性复苏后的首次,我们认为1月份劳动参与率出现增长趋势很可能继续延续。尽管还未达到市场预期岗位正增长,但1月份工资册非农就业岗位减少幅度环比出现明显缩窄。剔除政府岗位后,私人部门的非农工资册岗位仅减少12000个。

      我们对于美国就业市场本身的增长趋势继续保持积极乐观态度,我们想强调的是,从市场交易情绪来看,市场对就业市场真实恢复的信心在逐渐加深,低于预期的就业岗位数据发布后市场并未出现过度的担忧情况。

      

      主权信用危机将持续困扰金融市场

      华泰联合:继希腊爆发政府债务危机之后,同样债台高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投资者担忧的新焦点。受此拖累,这些国家的股市连日来剧烈动荡,并引发了欧美主要股指大幅下挫。市场担忧情绪弥漫,导致欧元近期大幅走软。

      我们认为,希腊主权信用危机将得到解决。这不仅是因为欧洲央行和欧盟不会放任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就此葬送,还因为就希腊较小的经济体量来说,IMF和欧盟出手相助都不是问题。投资者需要注意这样的可能性,即希腊问题得到解决后欧元的报复性反弹。

      2010年主权信用危机将持续困扰金融市场,希腊案例不会是最后一个。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后果是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政府挽救了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但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却因此恶化。在希腊之后,一些政府支出过大的国家将仍然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担忧的是,如果对成员国的赤字问题欧洲央行和欧盟不能提出一个制度性安排,而只是临时性解决方案,则其他欧洲国家可能重蹈覆辙,欧元将继续受到打压。

      财政赤字,从而主权信用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来自于健康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难以乐观。因为经济好转将导致通胀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和税收增加,这将抑制经济基本面进一步好转,因此主权信用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在主权信用危机持续成为市场担忧时,将压制银行业估值。因为银行持有大量国债,这些国债此前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如今有可能成为“次级债”。(编辑 姚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