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股指期货获准试点以来,有关各方的准备工作在不断加快,近日更是明确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规定,并且着手对券商开展IB业务的审核与验收。据此,大体可以推断出,过完春节长假不久,很可能客户就可以到相应的营业网点开设指数期货账户了。
不过,根据目前的规定,在所有股票投资者中,符合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条件的,其占比恐怕还不到3%。50万元的资金门槛,以及近乎苛刻的测试要求,将大量的有意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挡在了门外。当然,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也的确不属大众化理财产品的范畴。在海外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中,对于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客户,通常也都会设置比较高的门槛,目的无非是为了控制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股指期货参与者进行适当性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来也就很难充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
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是,一方面投资渠道相对比较少,另外一方面投资大众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因此大量的投资者,携带着大量的资金,涌向不多的投资品种。尽管股指期货有其特殊性,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参加。但是从十多年前的国债期货交易实践来看,只要有相应的盈利效应,照样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参与。从当时的一些并不完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那些国债期货推广比较好的证券营业网点,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客户一般能够占到营业网点总客户的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有了庞大的客户基础,才会出现当时国债期货交易规模远远超过股市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在市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由于缺乏监管,也的确导致了风险的放大。但从中所反映出来的投资者对于证券新产品的渴求之心,还是值得现在的人们所关注的。
在实行适当性管理之后,那些被挡在门外却又有意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会怎么办呢?当然会有人就此偃旗息鼓,不再考虑投资股指期货,但也一定有人会开动脑筋,譬如通过借别人的账户,或者是几个人合伙开设账户等形式,介入股指期货交易。这样做,当然是不合法的,会带来很多隐患。但是,在很高的开户门槛前,这种绕道而行的做法,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有关方面应未雨绸缪,做好相应准备。坚持正面教育、严把制度关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该充分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需求想方设法予以满足。笔者想提一点设想,不妨通过金融创新,设计成立以股指期货为标的的投资基金,让那些虽然资金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以购买基金的方式进入股指期货的投资。虽然现在还没有投资期货的公募基金产品,但是在一些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就有以投资境外商品期货为主的品种。在海外市场中,以集合理财的形式投资指数期货等,也是比较常见的。显然,现在如果推出股指期货基金,应该说并没有太大困难。而且,还可以考虑将指数期货基金与股票指数基金相连接,组成投资范围更广、风险控制能力更强、盈利模式更丰富、创新含义更突出的新型产品。既能够充分满足广大投资者者的需求,同时也在客观上为市场上的闲置资金找到了合法出路,也可避免一些违规现象。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对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其实,不光推股指期货基金是可行的,现在还可以考虑在融资融券行将推出之际,设计参与融资融券的证券投资基金,为那些有意参与杠杆交易而缺乏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操作渠道。毕竟,市场在发展,投资者的需求也在不断被激发,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出现。这样的探索,既对市场的合理需求作出了正面的引导,又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排除了干扰,提供了空间,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