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极为关注的1月份经济两大敏感数据昨日同时公布,其中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5%,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贷款新增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两大敏感数据均好于预期,近期央行加息的动能无疑减弱。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1月新增贷款规模比去年少了2243亿,显然与年初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最近对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管理都有关系。和去年相比,这表明货币政策正在由去年非常态的提供大量流动性向常态转化。
流动性趋于常态化也体现在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放缓上。根据央行数据,2010年1月末,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
庄健认为,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今年新增贷款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市场流动性依旧充裕。同时,金融监管层会较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方式调整信贷投放节奏,防止季度和月度信贷投放大幅波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则表示,尽管1月份贷款增加较多,但在年初效应消失、监管部门加强窗口指导以及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投放管理的综合影响下,未来新增贷款将回归平稳。维持2010年新增贷款8万亿左右的判断。
近期,关于加息时点的预期已经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鄂永健认为,视流动性状况和外汇占款情况,年内准备金率可能继续上调0.5-1个百分点,2季度后利率有上调27-54个基点的可能,二者大幅调整的可能性都不大,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
“在出口难以大幅回升、私人投资回暖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的情况下,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应当注意把握政策收紧的力度,以达到既前瞻性地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化解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又能较好地维护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的目的。”他表示。
巴克莱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1月CPI增幅低于预期,且1月下半月在政府采取政策紧缩措施后银行信贷明显放缓,使近期内政策收紧的可能性下降。
庄健预测,央行短期内不会单纯针对信贷投放状况动用利率工具,是否加息将依据包括通胀水平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来决定,加息时点最早将在二季度初。相关报道详见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