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焦点
  • 5:公司
  • 6:市场
  • 7:观点·专栏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开市大吉
  • 10:开市大吉
  • 11:开市大吉
  • 12:开市大吉
  • 13: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010 2 2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中国铁矿砂难题之金融解
    减持美债:中国经济调结构重要契机
    让利于民,股市才有虎虎生气
    这个春节,你发出多少压岁钱?
    外论一瞥
    股市的“明天”会怎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0年0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基督教科学箴言》2月19日社论

      希腊危机

      给美国以及世界的教训

      基于自身所造成的财政困境之上的现代希腊悲剧,给那些存在高额赤字的国家(包括美国)带来了教训。欧元区国家的一个准则是不允许成员国预算赤字超过GDP的3%,而2009年希腊实际预算赤字超出预期的4倍,占到GDP的12.7%(相比较,美国的赤字占到了GDP的10%)。在过去10年中,雅典将其政府开支投入到奥运会中。例如,公共部门工人工资翻了一番。

      过度开支,加上长期的逃税漏税以及联邦账户的弄虚作假,最终惊醒了金融市场。虽然,欧元贬值会有利于出口,但疲软的货币也意味着工资降低,经济增长放缓——在欧洲努力从严重的衰退中复苏之时,这实在是不合时宜。上周,欧盟同意向希腊伸出援手,然而,究竟如何帮助地中海的这个成员国尚不清楚。即使欧盟提供支持,它也强调希腊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实际上,希腊有个包括冻结公共部门的工资、提高税收、提高退休年龄以挽救其境况不佳的养老金制度的计划,然而该计划不合公共部门工人的胃口,最近他们走上街头举行抗议。

      希腊悲剧的寓意在于: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的最终会停止。金融市场将在某个未知时刻,使国家(或公司)认识到他们不能保持在高水平上。2008年华尔街发生的一切以及抵押贷款泡沫即为例证。如果像希腊这样的国家不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其赤字,并进行其经济增长所必需的长期的结构改革,华尔街式的悲剧就会降临。在欧洲,这样高赤字的欧元国家还包括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甚至还包括爱尔兰。

      (张金翠 编译)

      《经济学家》2月18日社论

      鲁莽的激进经济理念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布兰查德主导的一篇基于金融危机教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报告,要求几项勇敢的创新,其中最为激进的,是中央银行应提高通货膨胀目标,从标准的2%左右升高到4%。

      其中支撑论点的逻辑是迷人的。因为在危机袭来时,通货膨胀和利率都较低,中央银行基本没有降低利率的空间以缓冲经济打击。政治家们不得不通过慷慨地放松预算来刺激衰弱无力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和利率升高,政策制定者将有更多的空间来降低比率。

      但许多研究却认为4%的通胀将毫无用处,如果有,那就是有害于经济增长。而且专家估计,扭曲后的门槛将更低,风险随通胀目标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升高通胀目标的最大问题,是中央银行已花费了二十年来说服公众,承诺稳定价格,并将这一承诺与2%左右的通胀等同起来。这允许政策制定者尽可能地降低比率。但这并不应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当一些富裕国家的预算赤字如此巨大。如果中央银行突然说4%的通胀刚刚好,这一便利性将不复存在。他们如何说服投资者变化的意图是让政策更具灵活性,而不是试图以通胀消化掉一部分国家债务?随着央行可靠性的减弱,下一次危机将更难应付。作为一种智慧的练习,布兰查德的理念是有吸引力的,但作为政策建议,它是鲁莽的。(贺艳燕 编译)

      2月19日《泰晤士报》文章

      汽车业翘楚可能仍是丰田

      数十年的依赖,意味着汽车制造商的名誉不可能因危机公关的不到位而一蹶不振。过去几周的大规模召回让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处于曝光中心。全面的召回事件不会发生在一个更标榜尊贵形象的公司。汽车广告通常是将我们的想像延伸到一个很酷的都市绅士或是粗犷的户外型男,但这些都不是丰田的宣传论点。相反,丰田一贯呈现的是其安全和可靠性。

      英国消费杂志《Which?》自1962年就开始向汽车拥有者调研汽车的可靠性。到1982年,每年从大约2万目标受众中得到反馈。日本、德国和瑞典品牌赢得了可靠性褒奖,而美国和英国品牌落于其后。对于日本车的品质和可靠性的口碑始终如一。2006年,本田在可靠性调研中赢得了85%的支持率,丰田屈居第二,为84%,福特和沃克斯豪尔是76%,雷诺为67%。2007年,《Which? 》针对由汽车贸易商提供的服务询问汽车拥有者,丰田公司的凌志因购买经验和服务赢得最高支持。

      所以,丰田近期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丰田的信誉会被打得粉碎。这部分是因为这个品牌建筑可靠性汽车和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历史。同时也令人惊奇的是出于这一公司回应危机的方式,那就是树立服务典范。如果丰田的贸易网络能在消费者返送问题汽车时,提供给消费者典范的服务和保障,就很有可能将丰田从批评舆论中抢救过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危机不能被更好地处理,丰田事件显示出欧洲的召回系统应改进。英国每年有100万辆汽车被召回,但是通常不会出现在新闻头条上。因为欧洲大陆的召回体系是自愿性的,这依赖于能担起责任的汽车制造商。但并不是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乐意举起手来承认他们的汽车存在问题。英国应像美国一样出现强制性的召回体系,在美国,全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就可以强制汽车制造商对风险采取行动。

      (作者系英国消费杂志《WHICH》汽车版编辑理查德·赫德兰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