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以来,外需的快速回落和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使得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较快的回落。2009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全年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展望2010年,转型、消费和创新将是中国经济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判断和分析市场投资机会的关键所在。
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累积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谈到转型,其种类也是很多的:如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问题;融资结构问题;经济的“碳强度太高”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将使得中国经济走向更为均衡,更为持续的增长之路,也会让经济增长的质量更高,让民生更多地受惠于经济的发展。
以碳强度过高问题为例,中国目前的排放总量占全球20%,而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占比接近70%,碳排放的70%主要在工业领域(美国为30%),这对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不利。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不仅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造福全球,也有利于中国现有的制造业提高“碳竞争力”(即单位产品的碳排放较低)。另外,由于中国的碳减排目标是单位GDP碳排放在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控制分子(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增速以及调整分母(GDP)结构来达到,比如鼓励更多的低碳排放或者零碳排放的产业发展。
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内需消费是有巨大潜力的,2009年的汽车、家电热销就是一个例子。但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需要做三方面的事情:(1)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提高保险保障程度—提高边际消费倾向;(3)提高消费杠杆。而这几方面都需要时间慢慢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提振消费将任重道远。
从消费的子行业看,除了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传统的消费领域之外,一些新型的消费也值得关注,如旅游、传媒、文化、3G等。这些新型的消费领域一方面具有涉及面广、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低碳的产业,有利于调整GDP结构,达到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目标。
以旅游为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大家出行的欲望也会相应提高,而且,目前动车组渐成网络,汽车热销,直接带来的就是居民出行的方便。国家也把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相关的支持政策逐步出台,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处于配角的地位,通过低要素成本为全球提供大量廉价的、低附加值的、技术层级较低产品。金融危机之后,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成为国家未来发展重点推进的方向。
当前国内国外流动性充沛,流动性如水,可疏不可堵。疏导的一个方向可能是自主创新的行业,让他们吸收和消化流动性,为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先导产业(如新能源、低碳、新材料等)进行融资,鼓励创新,提高未来中国在这些先导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配合国内经济“调结构、上水平”的战略发展思路。如果回头看美国1999年的科技股泡沫,我们会发现,虽然当时很多资金被“烧”掉了,但其后美国也诞生了类似微软、思科等大型科技企业。
总体而言,经济和市场虽不完全同步,但也不会偏离太多。既然经济在转型,那么市场也会相应地做一些结构调整,整体呈现震荡态势。我们认为,转型、消费、创新可能是2010年证券市场的三个关键词,也是我们观察市场的重要角度。
(作者系鹏华盛世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