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张无忌自学医术,用猛药治好了结义大哥的重伤,后来神医发话,说主人公用药过猛,不懂“君臣佐使”之道,于伤者寿元恐有妨碍。而此后伤者又不是很重视日常调理,果然早逝。
虽然这只是小说家言,但我国古代中医确实有“非重症不用猛药,用猛药之后必徐徐调理”的说法,因为重症第一考虑的是救命,药轻则不能达救命之效,但是药三分毒,猛药奏效后,不用平缓之药慢慢将养,固本培元,对长远的健康不利。
由此联想到我国2008年底开始的宏观刺激政策,当时全球范围内遭遇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而我国投资、出口、GDP等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在恶化。2008年,我国GDP较上年增长9%,增速创下7年新低,而且当年各季GDP增长呈前高后低、逐季加速放慢的趋势,四个季度GDP分别增长10.6%、10.1%、9.0%和6.8%。其中,第四季度增速为2001年以来季度增幅新低。
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政策的第一考虑因素是如何“救命”,避免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大衰退。所以政府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事实证明,以四万亿投资为代表的“猛药”确实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的现象。2009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7%,“保增长”目标圆满实现。分季度看,当年四个季度的GDP分别增长6.2%、7.9%、9.1%和10.7%,四个季度实现连续跳跃。
不过,随着经济的回暖,“猛药”的一些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这首先体现在信贷规模出现井喷。据有关市场人士透露,新年第一周我国银行新增信贷逾6000亿元,前两周则突破万亿元,尽管此后银行通过调节信贷投放节奏,新增规模下降,但1月份我国新增信贷仍然达到1.39万亿元,这一数据虽不及去年同期的1.62万亿元,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与此同时,1月份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虽然当月CPI数据低于预期,但飙升的M1,仍然给未来通胀的抬头埋下了隐患。
在保增长的目标逐步实现、调结构的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近期高层领导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当重症病人已经逐渐恢复,“救命”不再是第一要务的时候,如何去除猛药的后遗症、进而以更良性的方式强身健体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对长远的健康无疑是有利的。(下转A2版)
(作者系本报市场编辑部副主编)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