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2010 2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能源前沿
    五大发电集团去年赚196亿
    旗下公司年内进军资本市场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将迎来大发展
    石油三巨头将集体挺进新能源领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石油三巨头将集体挺进新能源领域
    2010年02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汽车充电站“大战”升级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电动汽车充电站虽是新兴事物,但在新能源时代,它的市场前景跟现在的加油站将颇为类似。而对于这一巨大的市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正在加速扩张,意欲在新能源时代取石油三巨头而代之,成为新的能源巨头。然而,石油三巨头怎么可能放这块“肥肉”而不争?据了解,目前石油三巨头也开始加紧行动,要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春节前,上海证券报曾率先发布了中石化与北京市合作推进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建设的消息。本报记者昨天从国内另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海油获悉,这两大公司也均有意将能源供应的触角伸向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中海油和中石化一样,已明确要在电动车的能源供应领域分一杯羹;而中石油除了继续发挥“天然气老大”的优势,拓展天然气汽车的供气业务外,也在密切关注加油站内设充电站的可能性。

      或许若干年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大小加油站都要改名叫“能源补给站”或“油电供应站”,因为到那时,加油站的功能将不再是仅仅为汽车加油这么单一,更能充当电动车的充电站或天然气汽车的充气站。

      

      石油三巨头备战新能源汽车时代

      本报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科委了解到,为保障北京市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中石化集团与北京市政府正共同推进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工作。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成品油销售公司——中石化正式加入到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的建设之列。

      据北京市科委有关人士介绍,北京首科集团公司此前已与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计划采取“以油带电、油电结合”的发展运营模式,即以油品经营带动充换电业务,解决纯电动车充电站运营成本问题。

      记者随后从中石化集团了解到,双方未来将利用中石化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逐步增加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的数量,将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扩展到北京全市,并进而扩展到河北、天津甚至更大范围内,以加大纯电动乘用车的活动半径,加快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也向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已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此外,公司还在考虑建设全国性的电池更换站。

      据他介绍,中海油去年已和天津津能投资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向当地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天津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

      “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向,包括在加油站内设充电站的可能性。但短期内,中石油重点考虑的仍是更能发挥公司资源优势的品种,如煤层气和页岩气。此外,给天然气汽车供气则是我们最具优势的领域。”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昨天也向本报记者透露了公司新能源战略的最新动向。

      据他介绍,今年以来中石油集团内部已就新能源开过几次会,相关规划也有过调整,目前的考虑仍是选择与中石油优势业务相近的新能源品种作为主攻方向。

      “当然,我们也看到,利用现有网络在加油站内设充电装置的确是一个趋势。我们对相关技术也有过研究,认为装置的技术难度不大,但最大瓶颈还是电池充电时间过长,因此并不急于在加油站推广。”上述人士说。

      

      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

      本报记者了解到,有关方面此前已为拟建的充电站规划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在纯电动汽车驶入充电站后,由专业的充电机对汽车电池进行充电,就像到加油站为汽车加油一样。不过,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车主需要在充电站内长时间等候。

      而为了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另一种模式就是当纯电动汽车驶入充电站后,工作人员将车内的充电电池拆除下来,直接更换上充电站内的新电池。但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充电站内就需要储备大量的电池。

      显然,无论哪种模式,对充电站的场地要求都比较高,而目前遍布全国城乡各个交通要道的加油站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开设充电站的理想场所。

      资料显示,中石化的加油站总数约3万座,中石油的加油站总数约1.8万座。如果这么庞大的加油站网络未来都改造成油电合一站,势必会对两大集团的业绩带来影响。

      中信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认为,“总体上,这一模式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尽管短期内对业绩影响不大,但长远来看,这肯定是个方向。谁先尝试,谁就可以在标准制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加油站内建充电站,意味着加油站又多了一项功能,这是一个利好。但短期内由于试点的加油站不会很多,还不会给两大集团的整体业绩带来实质影响。至于未来会如何目前仍很难判断,毕竟这块业务的利润率有多高还很难说。”东方证券首席石化分析师王晶对本报记者说。

      在她看来,未来一旦新能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经济,则不仅会对中石油、中石化业绩产生影响,更将是对能源消费结构和石油行业的巨大颠覆。

      “只能说看好充电站未来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制约因素众多,目前谁也说不准能有多大市场空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