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10 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机构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机构动向
    海外市场扑朔迷离 基金QDII大多“批而不发”
    中海基金:大盘指数基金
    将受益融资融券
    首份上市银行年报出炉 宁波银行去年净利增长9.44%
    机构一线
    解约洋顾问 基金QDII显现“独立意识”
    纽约梅隆银行将重点布局QDII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解约洋顾问 基金QDII显现“独立意识”
    2010年0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孙旭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孙旭 ○编辑 张亦文

      

      近日华宝海外发布公告称解聘其外方投资顾问,成为又一只单飞海外的QDII基金,同时这也引起了市场对于QDII基金扔掉拐杖独立行走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关注。

      

      QDII逐渐独立

      近日华宝兴业发布公告,决定自2010年3月1日起解除与法兴资产管理(日本)有限公司(Societe Generale Asset Management (Japan) Co., Ltd)签署的投资顾问协议,自该日起法兴资产管理(日本)有限公司不再担任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顾问。这是继工银全球、嘉实海外之后后,第三只宣布解除境外投资顾问进行独立管理的QDII基金。

      此前,南方基金解除了与梅隆全球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投资顾问协议,转而聘请威灵顿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美国)作为南方全球基金的海外战略顾问;而不久前成立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则直接选择由公司独立管理,并未聘请境外投资顾问。分析人士表示,QDII基金的“独立意识”正在逐渐显现。

      

      投资理念或有差异

      分析人士表示,关于“分手”与“单飞”,每家公司肯定都有自身特殊的原因,但是从整体上看,最普遍的一个动因就是国外团队对于QDII基金的运作贡献率不大。

      从业绩上看,第一批投资于海外的QDII基金都曾与国际投资顾问合作,但未料刚一出海便遭遇了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生不逢时的QDII基金即便有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作顾问也是回天乏术,最严峻时净值整体亏损程度在一半以上。

      “这次折戟让投资者破除了对国外团队的迷信。”上述分析人士说。另一方面,业内人士称,由于海外的投资者素质较高,所以投资顾问一般较注重择股,而把择时的事情交给投资者自己;但是国内的投资者要求基金管理人既要会选股,还要会择时。“在投资过程中理念的差异与碰撞也是影响‘两支队伍’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此外,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中国的投资团队开始逐渐熟悉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初步具备了独立管理QDII基金运行的信心和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如今的QDII基金集中投资于美国和亚太市场,特别是在港股市场方面,中国团队在语言交流与沟通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某种程度上国外顾问的贡献率并不大。

      根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监管部门并没有要求基金公司一定要聘请境外投资顾问,只是要求负责QDII投资的人需要有丰富的海外投资经历以及有海外投资经历的相关人数限制。

      

      “中外合作”依然需要

      从几只相继单飞的QDII基金净值走势来看,拒绝洋顾问并未对其业绩产生多大影响,几只基金运作都较为稳定。但分析人士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独立闯天涯”已经成为今后QDII基金发展的趋势。

      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王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QDII基金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美国及亚太市场,特别是港股市场,这对中国团队的运作来说“比较容易上手”,这也是QDII有自信独立管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易方达发行的亚洲精选,中国团队自身对这个市场就比较熟悉,自然可以不需要再聘请国外团队来做顾问。

      但是真正的QDII投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产配置,而对于海外的其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中国的投研团队并不熟悉,依然需要“交学费”。

      王毅认为,随着QDII基金投资视野的不断拓宽,对于国外先进投资理念和运作规则的需求度仍然会上升,在此过程中,国外投资顾问的地位依然是重要的。他表示:“真正全球化的投资,还是需要‘两支队伍’充分合作,这是中国的投资队伍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长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