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7:书评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2010 2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书评
    好运气
    为何偏偏就垂青高盛
    价值投资:你能忍受多少艰辛乏味与冷落
    披沙录
    探求金融世界的已知与未知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思维陷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价值投资:你能忍受多少艰辛乏味与冷落
    2010年0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郑 磊
      《证券分析》(上、下)

      (原书第六版)

      (美)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 著

      徐彬 陈幸子 张宇 等译

      湛庐文化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郑 磊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被称为证券分析之父,今日公众知晓他,则因他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划时代的著作就是《证券分析》。这部书首版于1934年,1940年由其修订,之后连续75年,后人不断补充注释,现在已出了第6版。这本汉译本依据的就是最新版本,变化是每个部分增加了由投资业顶尖专家撰写的导读。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体系第一次明确了“投资”的定义。所谓投资,即通过透彻的分析(按照既有的安全和价值标准),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即为投机。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普通股投资的数量分析方法,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的价值,决定投资取舍。格雷厄姆因此称得上是运用数量分析法来选股的第一人。他引人的“安全边际”概念,则被巴菲特发挥到了极致。

      所谓安全边际,是指投资者通过估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比较其内在价值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差价,当两者之间的差价达到某一程度时(即安全边际)就可选择该公司股票投资。当然,投资者需要掌握估算公司内在价值的技术。格雷厄姆建议,至少要去分析公司过去10年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价值投资方法不易普及。因为需要耐心、自律、规避风险,要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很不容易,其实,真正昄依价值投资的华尔街人士并不多。多数人都具有不喜欢单调乏味、情感绝对压倒理智、贪婪的特点。而研究需要大量时间,获利幅度远没有投机取巧来得多,而且比较乏味,长时间持有一家优秀企业的股票,同样也是乏味的。如果你对这本书能够产生共鸣,如果你能抵御投机心理,并保持冷静,也许你有从事价值投资的潜力。

      事实上,价值投资的优点相当突出:尽可能地了解证券的价值,以及该证券不确定性,只在价格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足以补偿相关不确定性的时候才可投资。这种方法能让投资人尽量少受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压力,而且能提供对本金的保护和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在投机者每天紧盯盘面走势而惴惴不安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却有时间去看书、钓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应该承认,《证券分析》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书,但是,其中也不乏定性分析和理念的宣导,每个读者都能得到一些启发。作者认为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的资产、收入、利润以及任何未来预期收益等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可用一个模型来计量,即用公司的当期收益乘以一个适当的资本化因子。这个过程同时涉及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但是大部分来源于可量化的因素。股息率和股息记录,企业的排名、规模、声誉、财务状况以及前景,企业类型,市场的热度等定性因素在公司的内在价值中只占一小部分,主要影响资本化因子的确定。

      确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既是科学,更是艺术,需要对行业和企业有深入的理解,这也就是巴菲特一贯主张的只做熟悉的领域。至于如何对待当期收益,格雷厄姆给出的提示是,鉴别真正的收益而不是会计盈余。每股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任人随意决定和操纵的,因此要对什么是真实的收益,收益记录能从哪些方面反映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做彻底的研究。重点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经营和储备。

      “多看数据,独立思考”是所有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的成功所在。不过从实用的角度看,企业内在价值不容易度量,格雷厄姆给出的一些经验做法,具有灵活性,其宗旨是在复杂多变、难以预期的投资环境里能够长期运用并且游刃有余。

      在A股市场,价值投资还不具备完全运用的条件,但是,价值投资提供的一些准则,经过75年后,在今天仍被证实为是行之有效的。书中不仅给出了选股的标准,还在卖出时机的确定方面,提出要从证券的偿还能力、价值实现的催化因素是否还存在、管理质量、潜在业务风险和杠杆、投资者的信心指数等方面考虑。在格雷厄姆那个年代,金融行为学还没有出现,他已深刻阐述了人性对于股市波动的影响,并且将价值投资建立在这一认识之上。格雷厄姆认为,股票之所以出现不合理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的惧怕和贪婪情绪。极度乐观时,贪婪形成高估的市场;极度悲观时,惧怕形成一个低估的市场。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买进,当市场开始纠正错误之时,便是投资者获利之时。这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掌握的价值投资原则。

      我们经常会遇到股市大幅波动的情形,这正是股市缺乏效率的表现。股市是一个投票机,未来的价格无法预测。与长期平均收益相比,公司当期收益对股价影响很大,股市也非常重视预示的收益趋势。近期业绩可能是偶然因素或者市场周期造成的,趋势本身可能也会有欺骗性,当一个优秀企业遇到十分重大,但可以中长期可以解决的问题时,就出现了一次绝佳的投资时机。群体的人性弱点导致了市场的无序,也给那些乐意为价值投资付出辛苦、乏味又往往单调的劳动代价的人们以很多的机会,而只有那些能够克服情绪影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人,才能抓住它。当然,“这需要坚定的信念,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思考做事,而且需要耐心等待遥遥无期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