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价值报告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调查·市场
  • 12:公司巡礼
  • 13:财经海外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研究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银监会重拳收口 房地产信托点燃高收益预期
  • 细则常变脸 购房贷款建议勤跑腿
  • 虎年来临 银行理财投资应“适时而变”
  •  
    2010年3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理财·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理财·热点
    银监会重拳收口 房地产信托点燃高收益预期
    细则常变脸 购房贷款建议勤跑腿
    虎年来临 银行理财投资应“适时而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虎年来临 银行理财投资应“适时而变”
    2010-03-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虎年已经正式来临,而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产品仍是普通投资者的一大热门选择。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走势,今年的投资产品也要适时而变。

      外币产品提倡“短”

      今年以来,全球加息潮若隐若现,不少投资者对外币理财产品的兴趣也骤然提升。而银行也不舍得放弃这一良机,虎年开头就铆足了力气发行外币理财产品。

      根据Bankrate【银率】网的统计数据: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份发行了290款,环比降幅46.9%。而外币产品发行量则创下过去10个月以来的新高,1月份共发行了93款产品,环比及同比增幅分别为34.8%及36.8%。

      有银行理财师分析认为,近期各币种的加息预期均有所上升,外币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随之小幅上涨,受此影响,各银行推出了更多的外币理财产品。据了解,外币保证收益类的产品居多,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与北京银行等银行都发行了这类外币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而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发行最多。

      对于对外币保证收益类产品更加青睐的投资者来说,Bankrate【银率】网分析师建议,投资外币理财产品,从目前情况来看应该买6个月以内的产品,短期产品更能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而据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也正是以短期为主打,其中3个月以下(含)的产品占到理财市场的50%以上。

      货币债券产品渐成主角

      在去年规范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通知发布之后,虎年第一个月收效显著。信贷资产类产品1月发行量明显下降,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工具的产品占比接近8成。

      据Bankrate【银率】网数据库统计,1月投资于信贷资产类的理财产品发行量由2009年12月的298款骤降至53款,环比降幅达82.2%。而究其原因,分析师表示:“《通知》中禁止的涉及银行自身信贷资产类的理财产品占银行发行信贷类产品的30%至40%左右,而信贷类产品的市场占比在40%至50%之间,政策的变动显然对于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有很大影响。”

      受此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今年初的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了环比下降趋势。“信贷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对于投资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要高1%至1.5%左右,一般年化可以达到4%以上。而银行产品整体的收益率出现分化也受到了信贷类产品发行量减少的影响。”招行南京分行的一位产品经理透露。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到货币、债券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将替代信贷类产品成为主角,但投资者的收益率也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