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两会,环保问题都是必然的焦点。
我最忧虑的是,我们的“一次性”生活方式。现在,一次性的塑料杯、纸杯、塑料桌布等,不仅在城市,在农村也是高度普及。“一次性”的生活方式,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这种便利却是以牺牲人类健康和环境为代价的。
早有专家在报纸上撰文指出,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学材料,常含有聚丙乙烯或PVC聚氯乙烯等有毒的化学物质。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时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很容易析入水中,危害人体健康。更可怕的是,有些塑料制品是用医疗垃圾做的,本身就是“杀手”。真正健康的生活用具是玻璃杯、搪瓷杯和本色陶瓷杯等。
“一次性”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危害同样令人触目惊心。笔者春节期间回老家过年,发现到处都是丢弃的塑料袋等有毒垃圾,污染了土壤与河水,进而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也遭到污染。
在便利和健康、安全、环保之间,我们选择哪一个?
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
过去在两会期间,讨论最多的是工业污染,但很少有人关注生活垃圾污染,而笔者在农村看到的现状告诉人们: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一点也不次于工业污染!
在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更没有垃圾分类、回收等机制,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被到处丢弃。而现在,“一次性”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包装的厚重、塑料生活用品的泛滥等等,已经让生活垃圾充满了巨大的危害性。笔者小时候生长在农村,过去的农民把生活垃圾积攒成肥料,因为,那时的垃圾都是秸秆灰、人畜粪便之类的,而现在,已经没有农民这样做,农业产生完全依赖化肥、农药的催生,直接导致了土地的板结、变质。
“一次性”生活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正在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而解决这一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依靠收费来解决。笔者曾经去过几个加勒比海小国访问,也去过美国、法国,没有见到对塑料袋收费的现象,但这些国家都有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人们也自觉地把垃圾分开丢放。政府的作为与民众良好生活习惯的结合,营造了一个绿色、环保、健康的环境。
中国同样应该这样做。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严格限制甚至禁止有毒副作用的破坏环境、危害健康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大对这些产品危害性的宣传,引导、促使民众改变“一次性”的错误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的生存状态。同时,在全国普及垃圾分类回收等做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作为一个公民,也应该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尽最大努力影响身边的人,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