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公司
  • 7:市场
  • 8:艺术财经
  • 9:书评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华交会”昨闭幕 出口恢复性增长
  • 希腊50亿欧元新债被抢购
  • CMMB搭上三网融合首班车
    芯片不足问题凸显
  • 海南出手调控楼市
    重点打击炒房囤地
  • 产业动态
  • 智利铜业巨头称强震对铜产量影响有限
  •  
    2010年3月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新闻
    “华交会”昨闭幕 出口恢复性增长
    希腊50亿欧元新债被抢购
    CMMB搭上三网融合首班车
    芯片不足问题凸显
    海南出手调控楼市
    重点打击炒房囤地
    产业动态
    智利铜业巨头称强震对铜产量影响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交会”昨闭幕 出口恢复性增长
    2010-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综合报道 ○编辑 阮奇

      ⊙本报综合报道 ○编辑 阮奇

      

      有“中国新春第一展”“出口晴雨表”之称的第20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5日在上海闭幕。

      5天会期共出口成交27.3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95%,显示出全球经济回暖迹象。

      

      出口成交比上届增两成

      据“华交会”组委会统计,本届“华交会”境外到会客商达1.9万人,比上届增长4.39%,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到会客商14467人,比上届增长8.72%,其中日本客商最多,达7853人,比上届增长14%,占本届“华交会”到会境外客商总数的四成;欧洲到会客商2596人,比上届微增1.96%;北美到会客商1179人,比上届减少21.14%,其中美国到会客商下降25.3%,但出口成交上升17.7%。

      据一些参展商反映,本届“华交会”来自欧美的客商虽占比不大,但“优质客商”多,下单快,下单大,显示出欧美市场近期需求有所恢复。但从总的出口成交看,短期和中期订单较多,长期订单较少,说明国际市场复苏尚不稳定。

      作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外贸第一展”,本届“华交会”成为3376家海内外参展企业探测今年进出口走势的重要舞台。从相比上届增长两成的出口成交看,纺织服装成交量较多,轻工工艺类增幅较大;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新兴市场正在崛起;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成交增势强劲。

      

      外贸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复杂而困难的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与出口规模之间艰难抉择,成为中国外贸企业2010年的主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引导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华交会”举办20年来首次推出了出口精品展示系列活动。同时在展位分配和布展宣传上,加大向品牌企业倾斜。在参展第20届“华交会”的商品中,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支持的中国名牌出口商品达60多个,获得省区市名牌和驰名商标的品牌商品近700个。

      但在可持续发展与出口规模之间的艰难抉择中,中国外贸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参展“华交会”的浙江刚自达工贸有限公司反映,近年来曾尝试在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注册自有品牌商标,除了在新加坡成功外,其他均告失败。由于没有品牌,企业的创新努力最后还是沦为贴牌生产,附加值很低。

      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搭乘经济全球化的快车实现了对外贸易高速发展。2009年,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规模仍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但同时面对的外部压力和市场风险也日趋严峻。

      来自德国汉堡的托斯利·格列高里亚德斯是“华交会”的一位常客,其所在的德国公司每年采购的中国商品超过1000种,年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商品的确表现“太出色”,由此引发的关注和摩擦难以避免,但这种低价扩张、规模取胜模式,别人也能模仿,引发的冲突也较多,难以持久。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考虑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和完善。这有利于进出口各方,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商品的国际地位。”托斯利·格列高里亚德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