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观点·专栏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专版
  • 上市公司老总为“转方式、调结构”建言献策
  •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制订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考核指标
  •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创新商业模式 提升国际竞争力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A股配股提示性公告
  •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自主品牌建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 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加强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结构调整显奇效:1>100
  •  
    2010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市公司老总为“转方式、调结构”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制订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考核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创新商业模式 提升国际竞争力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A股配股提示性公告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自主品牌建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加强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结构调整显奇效:1>100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结构调整显奇效:1>100
    2010-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刘海民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刘海民 ○编辑 衡道庆

      

      青岛啤酒日前发布的2009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75%-85%,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探究这种高增长背后的原因,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表示,这正显示了结构调整的“神奇”力量。

      金志国说,自2002年起青岛啤酒就开始实施产品结构、品牌结构、组织结构和价值链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进行了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的调整,不仅为企业这些年和未来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原动力,更成为青岛啤酒在2009年“转危为机、赢得发展”的制胜法宝。

      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在海内外一直代表高端品牌,如何将品牌的高附加值体现出来,是调整品牌结构的重点。前些年青岛啤酒品牌曾经达到150多个,品种达1000多个,但是大部分品牌缺乏竞争力,有些品牌还会影响主品牌的形象。为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啤酒下决心“做减法,进行品牌家族瘦身”,实施品牌结构调整,做强高端品牌,减少低端品牌对高端品牌资产的透支,明确提出了“1+3”品牌战略,最终向“1+1”品牌迈进。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前四大品牌销量达到466万千升,占总销量的94.3%。

      品牌结构的调整,让企业化掌为拳,提升了品牌价值,高端品牌的拉力带动了利润的大幅提升,2009年公布的品牌价值评估数据显示,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飙升至366.25亿元,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经过几年的发展,青岛啤酒的内涵式增长已成为销量增长的主流,战略合作经销商完成的销量已占到总销量的50%,提高了“亩产量”,几个基地市场成为“利润池”。

      “100颗1克拉的钻石不稀罕,但是如果是一颗100克拉的钻石,就会成为‘巨钻’,价值剧增。这就是‘1>100’效应。‘1’代表专一、专注、专业和质量,需要进行组织内部调整结构,才能保证这种效果的实现。”金志国这样诠释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金志国说:“如果把我们54家工厂看作54颗小钻石,那么,从1996年到现在,我国经过了‘做大做强’和‘做强做大’两个过程。具体来说,第一个过程是把一家工厂变成54家工厂;第二个就是把54家工厂再变成一家工厂,类似于把碎钻打造成巨钻”。另一方面,青岛啤酒在54家工厂实施“口味一致性”工程,“一家啤酒厂”的组织结构调整会对未来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正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的新阶段。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我们有责任通过强化发展品牌经济,强化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我们的工作,履行一份责任。” 金志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