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观点·专栏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专版
  • 发展循环经济 上市公司争当急先锋
  • 全国人大代表、大湖股份董事长罗祖亮:修改企业国有资产法 全民分享国资经营利润
  • 全国人大代表、华泰股份董事长李建华:“3R原则”
    结出循环经济硕果
  •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做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先行者
  • 全国人大代表、亚泰集团董事长、总裁宋尚龙:“长吉图”开发为建材产业带来新机遇
  • 后股改时代影响引发各方热议
  •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尽快出台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法
  •  
    2010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两会特别报道
    发展循环经济 上市公司争当急先锋
    全国人大代表、大湖股份董事长罗祖亮:修改企业国有资产法 全民分享国资经营利润
    全国人大代表、华泰股份董事长李建华:“3R原则”
    结出循环经济硕果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做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先行者
    全国人大代表、亚泰集团董事长、总裁宋尚龙:“长吉图”开发为建材产业带来新机遇
    后股改时代影响引发各方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尽快出台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做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先行者
    2010-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侃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张侃 ○编辑 衡道庆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向记者表示,海螺水泥将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做行业生态环保型企业的先行者。

      记者走进一家海螺水泥下属分厂,整洁优美的厂区让人根本看不到传统水泥企业的“脏、乱、差”现象。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海螺水泥建新厂时,在设计和建设中特别重视了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和相融,尽量保留原有的林地,使厂区巧妙和谐地融入自然环境,保持周边地区原始风貌不变。

      据悉,海螺水泥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全部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遵守国家环保要求,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验收,各项工程顺利通过环保局的环保竣工验收。

      海螺水泥不仅在建设和生产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关停了所有湿法生产线,大量利用各种工业废渣、大胆试验处理社会废弃物,以及大批增建纯低温余热发电设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分摊社会环境污染负担,增强与社会的相融性。

      近年来,海螺水泥在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等新型节能环保项目方面的大力推广,又为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海螺水泥不仅是国内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最早应用者,也是全球纯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水泥企业。1998年,公司首条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成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通过近10年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2005年起公司开始大规模建设余热发电项目。截止到2009年,该公司已建成投运30套余热发电机组,装机规模达到483.5兆瓦,在建余热发电机组14套,装机规模达到151.7兆瓦。总装机规模达到635兆瓦。上述机组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48.26亿度,按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年可以节约标煤1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9万吨。

      海螺先进的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行业迅速推广并在钢铁行业开始运用。截止到2009年,海螺川崎公司已在国内外27家水泥企业集团推广了余热发电技术,共111套机组,涉及17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装机规模达到1471兆瓦,市场占有率达到30%,余热发电市场已覆盖到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12亿度,将减排二氧化碳971万吨,节约标煤392万吨,环保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09年,海螺川崎公司已开发出钢铁烧结机余热锅炉,并成功应用于首钢、唐山钢铁公司和承德钢铁公司的烧结机余热回收,上述三公司10台烧结机共3套余热发电机组正在紧张施工中,装机容量61兆瓦。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水泥、钢铁等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无疑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