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希腊怒斥投机客 呼吁美国牵头严加监管
  • 前欧盟主席
    担忧通胀甚于赤字
  • 美联储逆回购交易“增员”
    半年内加息预期升温
  • 惠誉:葡西两国面临评级下调威胁
  • 全球央行首脑:退出并不意味很快加息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希腊怒斥投机客 呼吁美国牵头严加监管
    前欧盟主席
    担忧通胀甚于赤字
    美联储逆回购交易“增员”
    半年内加息预期升温
    惠誉:葡西两国面临评级下调威胁
    全球央行首脑:退出并不意味很快加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欧盟主席
    担忧通胀甚于赤字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唐真龙 ○编辑 朱贤佳

      称中印正主导第二轮全球化浪潮

      ⊙记者 吴琼 唐真龙 ○编辑 朱贤佳

      

      希腊引发的欧洲债信危机成为金融危机后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通过举债走出金融危机的模式深受质疑。昨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前意大利总理、现任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罗马诺·普罗迪在上海表示,希腊经济只占欧盟总体量的2%,不会导致欧盟整体性灾难。相较于赤字财政,短期内普罗迪更担心通胀问题。谈到全球未来的希望所在时,普罗迪称,中国、印度正主导金融危机后的第二轮全球化浪潮,美国、欧洲位高权重的地位将被削弱。“两新”将成为全球走出危机的途径,即中印为主导的新兴市场;医疗保健及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对于金融市场大肆做空欧元一事,普罗迪表示,“欧元以前估值过高,此次危机让我们更清醒,开始重新评估欧元。欧元兑美元一度达到1.5,目前欧元估值的上下波动是合理的。”

      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各国相继采取加大政府赤字、加大公共支出的模式,以求走出金融危机。目前希腊危机引发对赤字经济的担忧,普罗迪称,“长期来看确实需要担忧赤字,但短期内我更担心通胀。短期来看,走出危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就是增大赤字,去给那些贫苦的人,或者是退休的人固定收益,给他们更多抵抗危机的财力。整个公共开支引发的赤字水平还未到真正危险的时刻,只是未来应更加小心谨慎。至于中国,不需要担心这一问题。中国已经走出了危机了,或者根本未进入危机。”

      在谈到全球经济的新动力时,普罗迪提到一个所谓的“两新”引擎。第一,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正主导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未来美国、欧洲位高权重的地位将不复存在或被削弱。第二,全球需要开发新的工业领域,方能走出危机。如生命科技、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普罗迪表示,目前正在关注中国的医疗保障改革。他指出,“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的计划中,包括医疗改革保障,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保障。但中国不应该拷贝美国的高成本模式,不妨学习法国、意大利等国福利政策,采取国家统筹、分省区运营的灵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