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大盘仍将区间震荡
  • 基金隐现加仓空间 股市资金压力缓解
  • 股指期货免费开户正式启动
  • cnstock
  • 乱花渐欲迷人眼 化繁为简是正道
  • 每日关注
  • 指数也分老中青
  • 为什么不能增加进口?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大盘仍将区间震荡
    基金隐现加仓空间 股市资金压力缓解
    股指期货免费开户正式启动
    cnstock
    乱花渐欲迷人眼 化繁为简是正道
    每日关注
    指数也分老中青
    为什么不能增加进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什么不能增加进口?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汤敏 ○主持 于勇
      汤 敏

      ⊙汤敏 ○主持 于勇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对外贸易的着力点是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这次金融危机使我们真正地想清楚了,当前的这种出口多、进口少的外贸模式对我们是不利的。巨额的贸易顺差等于是把大量的资源、服务给了别人,换回的是一堆钞票。现在电子化了,别人连钞票都不印了,给你的账户上加一个数就完了。而一旦全球通货膨胀,你还没地方躲没地方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积累的外汇储备缩水。

      这就是为什么外贸的目标应该是“促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外贸平衡呢?美国人给我们支的招是让人民币升值。可是,从2005年起人民币升值了20%,但外贸顺差并没有下来,这招看来不灵。另一种做法是减少出口。把那些污染的、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少出口。但是这对增长、对就业都会有负面的影响,也不灵。剩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想办法加大进口。

      近几年来出国回来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外国的东西比国内便宜多了。甚至那些“Made in China” 的产品,国外的价格都比国内便宜。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人均收入远远高于我们的美国、欧洲,也出现在人均收入跟我们差不多的,甚至低于我们的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

      按这个现象分析,人民币不是应该升值,而是应该贬值才对。或者说,应该有大量的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但是这并没有发生。

      为什么国外的东西会比国内便宜而没有出现大量的进口呢?我在新浪微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博友们给出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是我们国内流通费用太高,包括店面租金、各种税费、检查费、清洁费、甚至节日费等等,这些最后都要由消费者来负担。商务部长陈德铭就曾说过,我国商品销售价格中有一半是耗费在流通成本上了。还有的博友说我国不但进口税太高,出口退税也太高,这就造成了商品卖出国外能拿到出口退税,卖到国内反而要交高税,一进一出,价格的差别就出来了。有的博友还说,这有可能是跨国公司的策略,他们利用国人的品牌崇拜心理,把在中国销售的价格定得高高的。

      这些说的可能都对,但问题是如何解决。首先是我们的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将有关进口的政策仔细检查。很多政策是在我国外汇短缺、出口逆差的时候订的。当时要减少进口,推动出口是必要的。但现在是要促进贸易平衡,一些过时的政策需要重新修订。(下转A4)

      (作者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