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数数说说
  • 涨停活跃股遭机构减仓
  • 货币因素将主导CPI呈现快升慢降趋势
  • 部分连续上涨或连续下跌个股一览
  • 部分成交量突增个股一览
  • 南方航空(600029)
    注资将大幅提升估值吸引力
  • 部分远离当日成本个股一览
  • 部分主动增仓个股一览
  • 富赢资金雷达值居前个股一览
  • 房地产不是发达国家的“主流行业”
  • 富赢领航值居前个股一览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数据说话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数据说话
    数数说说
    涨停活跃股遭机构减仓
    货币因素将主导CPI呈现快升慢降趋势
    部分连续上涨或连续下跌个股一览
    部分成交量突增个股一览
    南方航空(600029)
    注资将大幅提升估值吸引力
    部分远离当日成本个股一览
    部分主动增仓个股一览
    富赢资金雷达值居前个股一览
    房地产不是发达国家的“主流行业”
    富赢领航值居前个股一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因素将主导CPI呈现快升慢降趋势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刘彦召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刘彦召

      

      1月份的CPI数据出现了小幅回落,但这并不能否认CPI持续上涨的事实,之所以出现回落是因为天气因素过度推高了12月份的数据。从货币因素和成本因素综合考虑,我们判断上半年货币因素对CPI主要起的是推动上涨的作用,并且在短期内将推动CPI快速上涨。随着货币收紧政策的继续实施,下半年货币因素对CPI的作用相较于上半年将趋于弱化,但PPI对CPI的成本推动将持续。综合考虑,我们认为CPI短期将快速上涨,下半年小幅回落。

      一、货币因素是CPI重要的领先指标

      货币因素对CPI的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关注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始于2008年11月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第二个因素是始于2009年7月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渡。这两个因素从M2的同比增速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货币增长终将会通过CPI表现出来。通过观察M2、M1与CPI之间的走势,可以发现M1和CPI的同步性较好。这背后的逻辑是货币扩张是M2带动M1上涨,而M1代表的是经济交易的活跃度,CPI正是在经济交易过程中被逐步推高。在经济交易的活跃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货币扩张更多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作用于CPI上的货币交易明显不足。

      由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M2同比增速从2008年11月的14.8%快速上涨到2009年6月的28.46%,而超宽松向适度宽松的转变使得M2在随后的2009年11月份从29.74%的高点开始回落。目前M2同比增速为25.98%,虽然依然处在高位,但逐步回落态势将延续下去。M1的增长是从2009年的1月份的低点6.68%开始快速上升的,目前已经达到了38.96%的高点。

      货币因素对未来CPI的影响可以概括为,M1快速上涨将带动CPI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而M2的回落加上货币层面逐步收紧的趋势判断,预计M1快速上涨不可能长期持续。也就是说CPI进入快速上涨阶段,但这个阶段从货币层面来考虑的话将是短期的,预计时间为3到4个月左右。

      二、全球库存回补使得PPI上涨带有确定性

      从一个完整的CPI上涨周期来考虑,CPI的初期上涨一般都是由需求带动的。随着CPI上涨到一定程度,带动CPI上涨的动力逐步由需求因素向成本推动方面转移,也就是PPI的上涨作为成本因素终将推动CPI上涨。目前我国CPI已经处在PPI带动CPI上涨阶段,2010年1月份PPI已经超越CPI并呈现快速上涨态势。

      而PPI的上涨幅度和全球经济整体关联性较大。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库存回补正在进行中,但自发性库存回补(存货水平达到历史平均水平之前的库存回补阶段)已经进行到后半段,库存回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从这个意义上判断,PPI的回升是确定的,但PPI回升速度在下半年将趋于减弱。

      三、结构调整背景下产能过剩制约PPI向CPI传导的阻力趋于弱化

      产能过剩制约PPI向CPI传导的逻辑是基于市场结构对价格上涨的制约,而在结构调整背景下,产能过剩制约PPI向CPI传导的阻力趋于弱化。这是因为结构调整使得部分过剩产能成为了无效产能,特别是终端需求的结构调整。另外,产能过剩对CPI的制约主要集中在CPI上涨的前半阶段,事实上CPI上涨本身就说明了上涨动能已经突破了产能过剩的约束。也就是说,我国的产能过剩也是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整体CPI的影响肯定存在,但还不是制约CPI上涨的根本因素。(编辑 姚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