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货币沦陷背后:谁掘金了危机?
  • 外汇市场频“暗战” 银行理财独辟蹊径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财富眼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财富眼
    货币沦陷背后:谁掘金了危机?
    外汇市场频“暗战” 银行理财独辟蹊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汇市场频“暗战” 银行理财独辟蹊径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涂艳 ○编辑 金苹苹

      外汇市场频“暗战”

      银行理财独辟蹊径

      ⊙记者 涂艳 ○编辑 金苹苹

      

      当希腊的债务危机开始在欧洲多国蔓延后,外汇市场可谓经历了一场纷繁而令人有些恐惧的“暗战”。短短几个月时间,欧元经历了超过10%的跌幅,令不少投资者手捏冷汗。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是否还有更好的外汇投资渠道呢?

      

      不小心调成“震动”

      “最近,人们都说地球不小心把自己调成了震动,各板块活动异常频繁。而外汇市场似乎也正面临一场频繁的震动。”一位银行资深外汇交易员戏谑道。

      近日,市场围绕欧系货币尤其是欧元展开了其“震荡”,似乎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其币值走向。截至9日下午3时,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自去年11月25日盘中最高值1.5144跌至1.3603,3个多月的跌幅达11.3%。市场人士分析,目前希腊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继续蔓延,上周一希腊总理表示,希腊债务危机财政危机只是冰山一角,而欧洲银行官员和德国财长纷纷表示对于希腊的援助并未有结果。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市场做空欧元的气氛再度浓厚,“客户早早抛售欧元、英镑,目前大部分人还没有看到这轮下跌的尽头。”FX168研究部总经理李骏表示。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暂停之后,国内实盘交易量萎缩严重,“目前基本还在操作的都是外盘交易,杠杆倍数一般在100倍以上,非常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对于外国公司在国内开展的地下炒汇业务,客观来说还是吸引了很多赌性较大的投资者。如果100倍的杠杠,那么意味着1%的波动就足以爆仓。”李骏分析。“但是,越是波动大,地下炒汇公司的业务量也越大,也就是说这种以小博大的机会增多。”

      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使预判方向正确,在近期剧烈波动的外汇市场,没有人可以保证看跌欧元抑或英镑就能赚钱,反之可能面临爆仓出局。

      专家建议,对于实盘操作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前期方向看反,那么只好“忍受”一段时间择机逢高沽出,毕竟美元在经历了前两年的持续走弱后,2010年获得了阶段性反弹的机会。而对于外盘保证金交易,专家不建议投资者涉足。毕竟,一方面地下炒汇并没有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另外则是高倍杠杆带来的交易风险。

      

      银行外汇理财更有保障

      和外汇市场的惊心动魄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保证收益型银行外汇理财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近日,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发行明显增速,其中保证收益类的产品则是发行主力军。

      “以前,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发行不多,一般占比不会超过10%—15%,而为了减少外币产品给市场留下的不良影响,保证收益类的产品占比一直在提高。” 交通银行一位产品经理分析。

      这一说法得到了机构数据的印证,根据普益财富近期的周报显示:在2月份短短的15个工作日内,各商业银行所发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近90款,这和去年外币理财产品一月仅有个位数的发行量形成巨大反差。仅仅在2月19日到25日的这一周里,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为39款,市场占比达到25%。

      记者了解,目前包括中行、招行、光大和深发展在内的几家银行为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而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多为投资标的是货币债券类的理财产品。而在收益方面,美元2个月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0.85%,最高为0.90%;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0.90%;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2.00%。

      专家认为,目前为了迎合市场变动和投资者的需求,银行新开发的外币理财产品一般期限较短,在1个月至3个月之间的为主。而由于市场预计美元承压下行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发行的产品多为美元款。“对于欧元和英镑等欧系货币,我们暂不推荐投资者购买。”光大银行杭州分行理财师徐春孝表示。

      另外,外币超短期理财产品也是投资者的选择之一。目前中行澳元“七日有约——7天自动滚动续约理财”产品正在公开募集。该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35%,投资者可在当期“单支产品”到期日前根据自身需求行使赎回;如果不赎回,则银行视为投资者已默认购买下一期产品。灵活的流动性不仅可以让投资者及时规避货币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而且对于急用外币的投资者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