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观点·专栏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13:公 司
  • 14:公司纵深
  • 15:公司前沿
  • 16: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纵横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月信贷回落至7001亿 料3月份不会大幅收缩
  • 从国际经济周期 看中国不动产投资机会
  • 消费稳中趋快 三驾马车更趋协调
  • 三驾马车关系微妙复杂预示着什么
  •  
    2010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2月信贷回落至7001亿 料3月份不会大幅收缩
    从国际经济周期 看中国不动产投资机会
    消费稳中趋快 三驾马车更趋协调
    三驾马车关系微妙复杂预示着什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国际经济周期 看中国不动产投资机会
    2010-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地产投资系列专题一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错综复杂的投资环境

      2007以来,中国股市坐了一轮惊险刺激的过山车,从6124点直落1664点到现在回升至三千点徘徊。短短两年,季节冷暖已是几度轮回。它以生动的数据向我们证明,资本市场诱惑与陷阱永远并存的经济定律。

      2009年的中国股市虽然指数翻番,个股精彩纷呈,但近期有统计机构在盘点中发现,不仅跑赢大盘的个人投资者寥寥无几,而且账面仍未翻红的居然超过六成。看来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中国股市变幻莫测,最终能够经历一番大浪淘沙而成为赢家的毕竟只是少数人。

      而在同期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经历2007-2008年小幅调整,2009年却出人意料地呈现飙升的涨势。据相关机构统计,比起楼市低潮期的2008年,2009年国内重点城市房价均获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现在回头审视,如果在2007年底,楼市开始调整的时候,在上海普通地段购置一处不动产,到现在,平均投资回报将十分可观。

      但同时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政府紧急发出一系列调控政策“组合拳”。从去年底陆续出台的营业税免征期限将由两年变为五年、今后拿地首付款不低于50%、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40%,到近期影响颇大的“国11条”出台。房地产及社会各界随即掀起有关未来楼市走向的话题风潮,各地坊间也充斥着“房子那点儿事”的街谈巷论。

      面对过山车般的证券市场、紧缩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加上通胀预期,投资者茫然地站在了十字路口。

      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从金融市场诞生的那一刻起,沿袭货币的本质,投资就形影不离。回顾国际投资市场历史,黄金、股票、房地产,是对冲通货膨胀的三大主要投资方式。

      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布解体,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约10年,直至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黄金达到历史最高点850美元/盎司,相当于今天的2200美元/盎司,至今仍未被超越。但由于黄金无法产生盈利,只能被动保值,所以它只能对冲却无法战胜通货膨胀。

      经历了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股市50年代步入“黄金时期”,直到1972年道指首破1000点后,美国经济开始进入“滞胀”期,持续到1982年。随后指数震荡向上,超越2000点。从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期,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及至2000-2001年股市再度崩盘,从11908点调整到7181点。如今,道琼斯指数仍在1万点附近徘徊。道琼斯指数从1956年时战后首个高点500点,到如今1万点左右,增长了近20倍。

      1950年二战刚结束时,美国的全国房地产总值,大约为1000亿美元。在此后的60年中,新建楼宇非常地少。大约仅为每年1%。纽约地区的平均楼龄,高达30年。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值,来源于二手房市场在不断交易中的价值上升。至2005年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总值,已超过20万亿美元。换言之,60年间,老房子足足升值了100倍!在过去二十年中,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大约保持着了每十年翻一番的速度。进入21世纪之后,增速加快,被誉为“房地产增长最快的十年”。

      与国际经验相似,目前在国内,个人的投资方向主要有股票、房地产和贵金属。

      去年底,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就"通胀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个核心问题,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出现通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您认为最好的理财方式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53%的经济学家企业家选择投资房产;20%选择保值储蓄;17%选择购买黄金;13%选择投资股票;6%选择购买保险。

      投资的本质是财富的再造。从这个层面上讲,黄金1200美元的价格已成高地,保值性佳,而升值较难。储蓄对应对各种即时需求最为方便,但收益性较差。而在有价证券中,基金与债券虽有一定收益,但比较有限,正如一部平静的纪录片,乏善可陈。

      根据国际经验,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作为左右世界资本市场结构的吸金石,未来也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潜力和成长性的投资市场,长期吸引众多境内外投资者深切关注的灼灼目光。

      那么,投资股市还是投资楼市?

      房地产仍然是稳健投资选择

      有经济学家认为,相对2009年,2010年股市将是非常平淡的一年,上涨预期最多达到去年的一半不到。从目前看,尽管通胀已抬头,但是紧缩预期提前,反而带来通胀预期滞后,紧缩预期提前有一个降温的作用,而通胀滞后有一个隐形的危险。因此,全年股市将处在一个平缓震荡过程中。

      而对于今天的楼市,已经不是按照商品消费品定价的原则来定价,而是由投资品定价,由人口和货币的流动来决定。

      尽管新年伊始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楼市“国11条”等,但专家认为,这不太可能意味着政策风向标已经开始转向。本轮调控的目的是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业的平稳均衡发展,调控的基调是“降温”,而不是“熄火”。

      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房地产投资额为3650亿美元,中国的数额为1562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超过-倍,约占全球的四成。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很可能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于,存款利率偏低而投资选择有限,因此投资阶层将房地产视为一种保值手段,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如是说。

      选择何种方式理财,与个人的兴趣和所研究的长项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些熟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股市自然是最好的增值方式。但毕竟有价证券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就广大市场投资者而言,能够最终成为赢家的毕竟只在少数。2009年股市表现出剧烈动荡回调,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于是转而纷纷把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日前,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指出,富豪投资房地产比例从去年的26%上升到34%;而股票投资比例从33%下降到18%。

      巴菲特说过,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惟一机会。

      从长期来看,比起已高位回落一大截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多少具备一点股神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要素。

      在2009年风云莫测的中国投资市场上,比起现金、外汇、股票乃至黄金,房地产,成为深受市场推崇的投资方向。长远来讲,土地总是越来越少,加上通货膨胀,物业也是越来越值钱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必然推动住房需求不断扩大;需求也必然拉动住房建设、城市建设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45.68%,据预测我国将在2035年城市化率达到70%,届时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将达到2500万左右,如果按照小康标准即人均居住面积35平米计算,要满足新增城市人口居住面积每年将达到八亿五千万平米,合建筑面积约超过十亿平米。因此,未来由城市化带来的新增需求将是非常强劲的。

      最近,决策层方面言论显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比较平稳发展的状况,中国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由于未来20年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需求较大,而土地供应有限,房价依然有上升趋势。

      既然地产投资在可预见的未来回报可期,接下来的问题则是,投资者在区域、配套、资源、物业形态以及产品层次等诸多影响地产投资的价值因素中,该如何取舍。时间、地点、产品,这些都令投资者苦费思量。(王如意 宁晖)

      (CIS)